首页 > > 正文

住在呼和浩特样板社区 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步入玉泉区芳清园这个建成15年的老小区,丝毫感觉不到其“老”,新修的柏油路十分平整,车辆有序地停放在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上,红柱黄瓦飞檐翘角的仿古凉亭给小区平添了几分雅致。

“小区为咱老百姓提供了舒心的生活环境。”居民高女士说,“现在小区的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小区里脏乱差,现在建了凉亭,有了健身器材,给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住在这里心情非常好。”

“以前这里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后来新建了仿古凉亭供居民休闲娱乐。”五塔前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杨佳奇指着朱红色的凉亭长廊介绍说,“作为老旧小区,以前都是破旧的水泥路面,现在重新铺了柏油路,邀请交警规划了停车位,加强了小区停车管理 ,还新添加了健身器材,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样板社区改造工作,整个小区更加整洁、宜居。”

住宅楼前,一些工人踩在搭建好的工作架上,将裸露在住宅楼墙壁外乱搭乱拉的网线、电线等捆扎在一起,统一收纳在黑色的长盒子中,今后,居民再也看不到任何裸露的网线、电线、闭路电视线啦。

以点带面,通过样板小区芳清园的改造工作,玉泉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动起来、沉下去、抓细节,见到了成效。

在新城区铁欣佳苑小区,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样板社区,小区内的停车棚门口摆放着数盆鲜花,走进宽敞的棚内,分门别类悬挂着3个绿底黑字的牌子——电动车充电处、电动车存放处、自行车存放处。从细微处见精神,在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中,对样板社区的打造制定了完善的标准,涉及环境卫生、机动车辆停放、自行车车棚整治等多个方面。

赛罕区奈伦小区有居民楼6栋、200多户居民,建成于1995年,今年7月起开始样板社区改造工作,给居民更换了窗户4100平方米、防盗门15个,路面硬化2500平方米,安装路灯11个、摄像头10个,增添健身器材4套,改造车棚260平方米,在小区设立的展板上,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对比照片中小区的变化一目了然。

“样板社区的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样板社区是在老旧小区硬件改善的基础上,要求环境更加优美,小区秩序更加有序,卫生更加干净整洁,功能更加齐备,服务更加到位,老旧小区以后将有人管理,特别是通过街道办事处派驻物业公司及居民业主自治,多种形式共同管理居民小区。”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指挥部监督考评部分管负责人刘四平说。

截至目前,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第一批样板社区已上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指挥部,并对仁和小区内私搭乱建行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将对大溪地小区内私搭乱建行为进行清理整治;对印象江南小区内的25户私搭乱建行为下达整改通知书,目前已拆除了8处;近期将对新希望家园小区私搭乱建行为开展整治。如意工业园区管委会第一批样板社区也已上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指挥部,近期将对讨号板小区开展综合整治。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