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深圳取消“靓号拍卖”值得肯定

10月8日起,深圳正式启用全国统一版机动车选号软件,备选号码将随机产生。深圳实施两年多的“靓号”竞价,自此正式取消,当地官方称此举是为了“提高市民获得感”。

不少地方通过拍卖的形式向社会供给车牌靓号,曾被解释为尊重市场定价,是市场化改革的一种“成果”。但是,此举的副作用很明显——首先,它给公众带来“有钱通吃”的感觉,靓号与草根儿无缘,悬挂靓号车牌的往往是豪车,拥有它们的有钱人自我感觉“高人一等”,某些靓号豪车甚至在行驶时“横行霸道”。其次,靓号车牌的拍卖资金流向不透明,一些地方虽然表示拍卖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有关资金到底被用于何处,公众常常无从知晓。由此,靓号车牌拍卖难免遭社会诟病。

深圳取消有关拍卖,改为随机选号,不失为一种理性回归。随机摇号面前人人平等,会使人们的心态趋向平和。车牌靓号获得不以钞票多寡为前提,将减少“钞票决定一切”的弊端。更重要的是,靓号或吉祥号本来就具有一定迷信色彩,管理者如果进行拍卖,其实是在变相认可乃至推高“迷信价值”,这与引导社会理性、破除迷信炒作无疑是相悖的。深圳此举,值得其他地方考虑。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来是一种常态。如果将人们的个性局限于“固化的序列”中,“缺乏选择的选择”难免导致人们的选择单一。由此带来的疑问是,各地为何不能赋予车主通过个性化组合选号牌的权利?究竟是个性组合号牌不便管理,还是有别的原因?假如不存在管理不便,让公众结合家人生日、姓名拼音、英文字母等选择对自己“好记”的车牌号,岂不是在更大程度上便民?这也将打破靓号怪圈。

改革理当是动态的,应随着政策实施的效果、情形的发展、社会的反响,作出相应调整。从实施靓号拍卖,到取消有关拍卖;从尊重市场价值,到提高市民获得感,深圳管理者的理念变化显而易见,政策调整则是在回应社会诉求与关切。当然,取消靓号拍卖,不是各地的唯一选择。倘若拍卖资金的使用真能做到公开透明,有关资金全部被用于公共服务或公益事业,也会赢得公众肯定。必须指出,某些管理者既回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又不顾民众的期盼,是最要不得的,也是应当引起警惕的。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