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甘其毛都:北疆新镇初长成

甘其毛都口岸街道

甘其毛都口岸街道。

独具特色的城镇建筑,整洁有序的通关通道,人车集聚的边境小镇……来到甘其毛都,一个国家级陆路口岸全景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近五年来,巴彦淖尔市通过加快口岸建设,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寻求突破发展,使甘其毛都逐步成为内蒙古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赵巍是乌拉特中旗三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在甘其毛都口岸从事煤炭进口贸易已经12年了,是较早涉足中蒙煤炭贸易的一批人,在公司里主要负责出入境车辆调度,协调货物通关等方面的工作。一直工作在通关一线,从人工验放到电子通关,从“二进二出”到“五进五出”通道的建成投用,赵巍深切感受到了这五年的甘其毛都口岸通关效率的大幅变化。

“以往呢,一台车的通关需要八分钟左右,现在呢,最多两分钟就能过一辆车,技术提升加上通关时间延长,大大加强了这个口岸过货能力。”赵巍说。

优越的通关环境,离不开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五年来,中旗旗委政府在甘其毛都口岸累计投资近3亿元,完成了“五进五出”原煤专用通道,原煤通道车辆“快捷通”,原煤通道海关无人值守系统,出境待发区及9.2公里疏港公路等一系列通关基础设施工程,口岸通关能力达到年过货3000万吨。建成6个海关监管场所,仓储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同时“一关两检”部门创新监管模式,减缩通关手续,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货物的运输,人员的迁移,能源的传送,货币的流动……推动了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茫茫戈壁草原上一个占地2.2平方公里的美丽的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

临近中午,李冬菊早早来到甘其毛都学校接女儿放学。她家来口岸已经六年了,是甘其毛都口岸的老住户了,丈夫在口岸从事货物运输。由于口岸没有学校,女儿一直不能带到身边。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甘其毛都学校建成后,她把女儿接到身边。女儿就近上学,他们也能安心工作。

甘其毛都学校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刚建校的时候学校里所有设备都不完善,学生也很少。这几年,旗委政府不断投入资金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配备,现在,甘其毛都学校一切都已步入正轨,成为甘其毛都口岸的窗口单位。”提起学校的建设过程,甘其毛都口岸学校校长花日最有发言权,“过去因为没有学校,孩子们没有入学的地方,所以好多时候呢都是在煤堆上玩。现在我们已经有12个教学班,246名学生,而且有49个蒙古国的孩子。”

五年来,甘其毛都口岸累计投入3.4亿元,加快口岸城镇建设,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投资10.69亿元,建成7个商住工程,开发房地产面积55.78万平方米;投资9800万元建成一期6万平米的互市贸易区,基本形成了通关、互市贸易、专业市场、生活居住、集中商务等功能区,城镇功能日益完善。目前甘其毛都口岸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已达到5000多人,随着人口的增加,商贸服务业正在繁荣发展。

行走在甘其毛都口岸街头,你会看到这里楼房林立,学校、医院、饭店、宾馆、商铺等城镇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乌拉特中旗边境线上的这座美丽的口岸城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矿产资源的进口开发利用中寻求发展,逐步成为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责任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