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七旬老农五年著书写村志

 

史长明家住昆区甲尔坝村,今年71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2010年到2015年间,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的史长明,用长达5年的时间完成了《后川村志》。为了完成这部书,史长明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起初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村民的质疑,史长明一步步走了过来,并终于在2015年将《后川村志》完成,让人赞叹。

◎走西口来到包头

1959年,史长明随父母姐弟6人从山西河曲后川村来到包头,一直定居在甲尔坝村,以务农为主。“1959年,那时候的山西老家生活条件特别的差,听说包头吃的好、住的好,我父亲就决定带着一家人来包头投亲。但在那个年代,想到包头,每人需要14元的路费都是天文数字,为了赚钱,父亲除了务农以外,就是做皮匠的工作,努力攒钱凑路费。当时,缝一张皮子的价格是5毛钱,一个皮袄需要4张皮子,得需要近一周的时间才能缝制完成。”史长明说。一周赚2元钱,一家6口人需要的近百元的路费,就这样一点一滴积攒出来。

1959年腊月二十三,在最为寒冷的冬夜,史长明一家经过汽车、火车、步行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包头。“那一年我14岁,最小的弟弟才2岁,我们来到甲尔坝投靠亲戚。”史长明回忆道。幸运的是,那一年,因为“发展蔬菜地区”的特殊政策,史长明一家顺利落户甲尔坝,在包头定居。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甲尔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史长明一家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生活富裕了,史长明的乡愁却愈来愈浓。

◎父亲叮嘱成动力

父亲从小就教育史长明姐弟6人,不管怎样不要忘根,不能将这份亲情断了。在父亲的教导下,史长明从1978年开始返乡探亲,之后每隔两年都会回去看望亲属。2000年,史长明的父亲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从小跟着大爹(大爷)长大,大爹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只要大爹、大娘活着一天,你们都要逢年过节回去探望。”史长明的父亲去世后,父亲的遗言成了史长明心头的一件大事。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史长明回山西老家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每次回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城市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家里辈分有些乱,很多次,我都要叫比我小十几岁的亲戚为爷爷,这让我有点想不通。”史长明说。于是,史长明萌生整理后川村史姓家族世系表的想法。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户村民家中探访,结果对方质疑我文化程度不高还想写书的想法,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要把村志完成。”面对着种种境遇,史长明选择更加努力。出去采访时不会写字就画圈,长句记录不下来就画长道,短的话语就画短道,等到回家后,再拿出来记录慢慢回忆补充。“往往我都是只写个题目,剩下的就是回忆补充。不会的字,我主要是查字典完成的。”

就这样,史长明回老家一待就是半月二十天,吃住在老乡家。人家农忙,就等着。等老乡不忙了,史长明抓紧一切时间获取支离破碎的线索。

五年过去,史长明的《后川村志》一书终于出炉。

整个《后川村志》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从历史、区划、后川村来历、自然环境和资源、农林牧畜、手工艺、文化、婚丧嫁娶习俗到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河曲县后川村。

“书中最重要的是,梳理了整个史姓家族世系表,经过我的整理,全书共收集了2420人,这些史姓家族的,最远的已经在浙江定居,大部分史姓都居住在后川村以及包头、乌海、巴彦淖尔市等地方。据统计,还有1400多人还没有入册,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书籍内容,重新出版。”史长明说。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