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海绵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暴雨过后的呼市街景

东河美景

飞速发展的呼和浩特

“一下雨,草原城市也能成为海景城。”连续几天的降雨让张来又一次在朋友圈里开始吐槽。

去年,刚搬到赛罕区金桥开发区永泰城小区的张来,今年可谓饱受降雨积水之苦,“8月份的一场雨可是真的让我过了一把海景生活。”张来所指则是今年8月17日的一场大雨过后,由于雨水得不到有效排放,而将永泰城西门变为一片汪洋。

为什么城市里会有这么大的水?为什么雨水排不出去?为什么一到汛期就积水?……一连串疑问的背后,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城市发展之痛——汛期城市“内涝成海”的尴尬。

年年暴雨,年年内涝,这一现象不止于我市,纵观全国许多城市都似乎陷入“治水方式”之困。怎么办?于是乎,打造“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而据记者了解,今年我市也已提出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指导意见》勾画出的未来生态型城市图景。而对于我市来说,该不该建“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自入汛以来的几场大雨后,我市的一些街道、桥洞再次面临水浸街的袭扰,出现“内涝”,车辆被困,交通一度瘫痪……一时间,“大暴雨+水浸街”的图片和信息也再次刷爆朋友圈。

为什么会如此?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如何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消除城镇内涝,也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铮认为,城区发生内涝,主要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如路面硬化指数过高,窨井过少;排水管道管径过小、排水速度过慢等。“另外,也有一些路面坡度过大,而低洼处排水不畅,排水管线太少,也会形成积水。城市经常发生内涝,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说明在城市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内蒙古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天莹认为,一是绿地普遍高出地面,雨水很难流入,无法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导致绿地灌溉成本高。二是重工程建设,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渗、蓄、净等功能的科学利用。三是缺乏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有效的管理验收机制。四是已经建成的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强。

采访中一位业内专家也向记者表示,随着“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中可以自然吸收雨水的“天然海绵体”就被破坏了,自然水循环的方式被切断了。这位专家为我们列举了一组数字,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是泥土,60%至80%的降水能渗透到地下,不会产生流水。但泥土被硬化,80%甚至更多的降水变成流水,成为排水管的不可承受之重。

“如今城市建设中流行填湖平壑,地面大量硬化。每逢大雨,雨水直接落到硬化地面上,快速形成地表径流,只能或主要是通过下水道、排水河道、泵站等‘次要的’‘ 非自然的’排水管网来排退,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有多少下水管都不够用的情况。”这位专家表示。

内涝难除“海绵”解困

实际上,“内涝积水”给“张来们”带来的烦恼的事实已经证明,一旦雨量过大就会超出现有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传统治理方式似乎难以彻底解决我市水浸街“顽疾”——在一些低洼地段或立交桥下,积水只能依靠泵车或是人工打开下水井来加速排放。而对此,许多“张来们”也会发出这样的疑惑,“小时候也遇到过暴雨,但似乎道路积水没有现在严重,为什么呢?”

同样,汛期暴雨给城市排水带来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自治区政协常委、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副主委、民进呼和浩特市委会主委张润锁再次思考的问题。去年2月,张润锁开始对“海绵城市”进行研究,他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研究报告,并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提交《建设呼市“海绵城市”刻不容缓》的提案,引起各方对“海绵城市”的关注。

“确实如很多人的感受一样,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原来主要的排水方式即自然下渗,因硬化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而次要的排水管网、泵站等,担负起了排水重任。”张润锁告诉记者,以前,多是裸露的地面,降雨时,雨水除了可以通过管网排走,还能通过土地、绿地等“主要的”“自然的”方式渗透到地下,快速被吸收。

市政协委员天莹在今年的市两会上也提出了《加快推进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天莹认为,应把加快推进“海绵城市”作为首府城市建设的重点。

何谓“海绵城市”?

“其实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缓解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缓解城市缺水现状,让城市逐渐回归自然的水循环处理方式。”张润锁解释。

天要下雨,人有办法!

其实,国家早已给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

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指导意见》这样指出。

内蒙古自治区也实施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意见》,也给出了全区建设“海绵城市”的时间表:到今年10月底,各盟市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到2017年底,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三年滚动建设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具备条件的旗县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据了解,我市也已具备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条件,因此,今年,我市也已再次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创新理念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灌区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这种建设模式,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张润锁认为,我国99%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原因是大量工程建设做地面硬化形成了“铁壳城市”,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水来后有很多水管把水排掉,但排水设施却未能承担蓄雨作用,这是城市建设中没有遵守自然规律的硬伤,导致城市没有形成自然和谐生态系统,‘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就不足为奇了。而与之相对应的,‘海绵城市’强调的则是吸纳力。”张润锁说。

而根据《指导意见》,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存在一定的误区,总认为雨水来了就赶快排,这就形成了如今的快排模式,这是一种错误的治水理念。下水道应有两个功能,一是雨水来了及时收集,减少地面积水,二是千方百计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但目前城市排水现状不容乐观,赶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下水道规划虽有但设施跟不上。”张润锁认为,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湿地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张润锁表示,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都可以成为海绵体城市建设的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城市的绿地也应充分沉下去。”张润锁说。

经测算,若我市将每棵树的树坑建得低于路面0.3米,那么每个树坑就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还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的空间建雨水小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措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我市作为国家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全国75个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年均降雨量仅在335毫米—534毫米之间,且集中在七八月份。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聚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排水防涝的任务也越加繁重。

“因此,将呼和浩特市建设成‘海绵城市’势在必行。”天莹表示,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办法,可以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

智慧治水

“如果建成‘海绵城市’,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干旱时再把水‘吐’出来,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生态还原能力,而且能提升城市消化雨水的能力,缓解逢雨必涝。”刘铮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目标,即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

“建设‘海绵城市’,不能仅仅理解为铺些透水砖、修几个蓄水池、建几块下凹绿地,而要让山水林田湖这些‘大海绵’真正发挥作用。”在刘铮看来,在建设用地选择上,要尊重自然和原有地形,把一些低洼地、河湖湿地等保护好,科学划定界限严加管理。

张润锁也认为,建设“海绵城市”, 我市不仅要切实加强水源地的保护,还要提高潜层地下水的利用率,此外,还应提高雨水的回收利用率和增加对开发地块的约束条件。“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规范房地产开发,要明确各地块儿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张润锁说。

而记者也从市园林局了解到,按照《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我市提出了“一核、二带、五区、多廊道”园林绿化总体格局。“一核”,即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建设;“二带”为大青山地区防护林带和沿黄防护林带;“五区”是指武川县、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五个旗县以及城区和近郊区周边村庄的绿地集中区;“多廊道”就是道路、河流两侧的绿化防护景观带。

“城市需要探寻与水共生的和谐方式,‘海绵城市’提供了‘化刚为柔’的治水方式,并把水患威胁转化成了城市改造更新的契机。”在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光军看来,“让城市走出‘积水潭’,增加城市的自然调适能力非常重要。”于光军表示,呼市建设“海绵城市”,首先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政府部门充当施工“总监”一职。而规划、国土、供排水、道路、交通、园林、水务等职能部门,在各相关规划编制过程中落实涉及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内容,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等指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难、各部门配合不到位的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一个长期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从地方立法和社会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如此才能让城市综合性的‘海绵’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受访专家对此观点一致。

建设“海绵城市”,一方面是让雨水流得更畅——涝时能吸水,另一方面是让雨水存得更多——旱时能吐水。当我们的城市成了“海绵城市”,“城市之肾”河湖能正常代谢,“城市之肺”土壤能正常呼吸,或许就不会那么频繁地“一边喊渴,一边内涝”了。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