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打造无缝衔接综合交通体系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立足首府、放眼区内外,以超前的眼光、全局的视野高起点谋划了一批交通枢纽和重大项目,加快构建由快速路、轨道交通和新机场建设组成的多元化、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现代化交通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未来。

QQ截图20160913085415

昭乌达路与南二环路立交桥

目前,呼和浩特市一次性投资额最高、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市政工程,全长65.31公里的快速路已全线完工。快速路共设置13座立交桥、6座跨河桥、12座跨线桥、44座人行天桥、2座地堑通道,东接机场高速、东南接呼杀高速、西南接呼准高速、北接京藏高速,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路网结构,有效缓减首府市区交通拥堵,增加了路网通行能力。

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据呼和浩特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站点已有9个站点实现围护结构施工,分别是金海工业园区站、孔家营站、呼钢东路站、乌兰夫纪念馆站、鼓楼立交站、长乐宫站、呼和浩特东站、鸿德学院站和展览馆站。其他站点正在围绕主体结构开工积极推进前期工程施工进度。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线网由5条线路构成,其中1、2号线是骨干线,3、4、5号线为辅助线。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54.9公里,全网共设车站123所,其中,1、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总规模为49.5公里,总投资为355.69亿元。

总投资242.39亿元,位于和林格尔县巧尔什营乡的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已经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呼和浩特市委、政府根据把新机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和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的定位,已相应开展新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和临空经济区规划。新建南二环快速路至新机场的高速公路和新机场至黄合少的一级公路,依托现有的呼大高速、103省道、209国道、金盛路、呼朔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实现“六纵三横”的公路网。新建机场快轨,引入城际铁路,实现航空、铁路、轨道交通、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融合,构建“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新机场分两期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优先发展航空物流业和空港直接配套服务产业,重点发展临空商贸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临空高科技产业和临空现代农牧业,并为航空等高端制造工业和其他产业预留发展空间。通过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完善城市服务职能,打造产城一体、文化交融、配套完善的空港枢纽区,形成集总部办公、航空服务、高端制造、科技研发、商贸物流、文化休闲、商务会展、国际交流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临空产业新区。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