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北京唱响有引领意义

 9月8日晚,湖南省湘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作为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湘戏晋京”演出活动参演剧目之一,精彩亮相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央纪委驻中宣部纪检组组长傅自应,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等观看了演出。(9月9日华声在线)

作为“湘戏晋京”演出活动参演剧目之一,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在北京精彩亮相,让全国观众多了一个了解和熟悉湘戏湘音的机会,让湖南优秀剧种和剧目走出湖南多了一些精气神,同时,也为繁荣创作文艺精品,用文化呈现现代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开拓了一条新路。

湖南省湘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其剧名源于《月亮粑粑》童谣: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伢考状元……这首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童谣,反映的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朴素的文化理想——将后代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月亮粑粑》的剧情,讲述的是山村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叫做黄荆树的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由一首古老的童谣,升华为一位乡村女教师的中国梦,让《月亮粑粑》既夹带着传统文化的元素,又揉合了现代人的情感期待,如此巧妙地结合,真是天衣无缝。

《月亮粑粑》亮相北京,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剧场里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说明《月亮粑粑》不愧为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的典型和现代戏创作的示范之作。打造文艺精品,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表现时代精神、生活真实和艺术特质的《月亮粑粑》广受好评,不仅是《月亮粑粑》保留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把戏曲的程式化与音乐、舞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使全剧呈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还在于《月亮粑粑》的创作和打磨,历经7次重大修改。可见,集思广益,精雕细琢,深入偏远乡村采风,都是《月亮粑粑》好看和成功的重要因素。

再加上《月亮粑粑》的编剧是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总导演是新世纪杰出戏剧导演张曼君,领纲主演是湘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如此强大的演创阵容,也为《月亮粑粑》的好看、好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北京唱响,具有现实的引领意义。一是文艺创作需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开放创新;《月亮粑粑》让古老湘剧年轻化,反映了文艺创作不能急于求成、脱离现实、闭门造车,不能有功利思想,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剧目基础上。二是戏剧表演艺术没有也不会淡出人们的生活;不断追求,用打造精品的功夫和毅力,让戏曲事业焕发生机活力,赋予戏剧更高的艺术水平,戏剧将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欢迎;三是戏剧艺术不只是戏剧表演艺术家的事,也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识。比如,落实有关政策,开展戏曲进乡村进校园活动,扶持戏曲剧本创作,为戏曲交流展示提供机会和舞台,只有倾注了各方面的力量,繁荣地方剧种,扩大地方戏剧的影响力,才会有希望。(卞广春)

[责任编辑: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