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让传道者受尊重 让授业者得成就

9月10日,第3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当这个数字一年年增加,“教师”二字的分量在我们心中愈积愈重。我们憧憬这样的日子——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脸上的时候,心存温暖的我们向全市所有的教师送上特别的敬意,献上最美的鲜花。

历年来,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科教兴市、教育强市”战略,使我市教育步入快车道,实现了一次次飞跃。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这些都给我市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年来,我市教育部门通过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创新用人体制,强化师资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优化我市的教育环境,乌兰察布教育正阔步向“均衡、优质、多元”发展方向迈进。

重教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营造均衡优质的育人环境。

近几年,全市教育工作实现了大推进、大提升和大作为,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不断推出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关键和重点环节实现新提升、新跨越。

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为深化我市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教育部门扎实开展“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引进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客观、科学、公正、无干扰的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进一步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2015年,市教育局成为全国“管办评”分离改革12个试点单位之一,走在了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前列。教育“三项改革”成效显著,目前,全市第二轮校长聘任工作圆满完成,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有序开展,市县两级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成为全市课堂教学主导,全市课改的大环境、大氛围基本形成。

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面改善教书育人环境。继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2014——2018)”,累计下达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24395万元,完成校舍、室外运动场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等各项工作。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目前,华为云计算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接通了18条千兆专线,满足了各旗县学校和市直学校的互联互通。全市“三通两平台”及“同频互动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集宁区二中和北京市二中形成互动课堂,集宁区前进路小学、北辰小学和新区实验小学三所学校实现了同频互动教学,各旗县同频互动课堂建设方案也正在筹划当中,互联网+教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4、2015两年全市新建城镇公办幼儿园34所,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由2013年的58.34%提高到了2015年的91.82%,有效解决了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为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近三年,全市争取了自治区、市和旗县配套投资专项资金,改造改善了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并购置了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全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程度达到自治区标准。

尊师篇

科学用人创新培训,搭建人尽其才的发展平台。

政策的扶持和重金的投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硬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然而,乌兰察布教育要实现“均衡、优质、公平、高效”的发展目标,必须同步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扎实有效夯实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素质。市委、政府对教育的扶持和重视,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让强师精业并兢兢业业,实现乌兰察布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市教育局按照市委、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改革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乌兰察布市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实施意见》、《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乌兰察布市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和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凝聚力量,加大教师队伍改革和建设力度。

乌兰察布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招贤纳才,尤其是引入教育发展人才,这是乌兰察布教育提升软件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年内,市直学校引进名、优、特在职教师不低于50人,引进教育部直属6所免费师范类大学毕业生100——150人;旗县市区引进名、优、特在职教师和6所教育部直属免费师范类大学毕业生10——15人,充实教学一线,给奋进中的乌兰察布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占领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内培是关键。结合乌兰察布教师的实际情况,市教育部门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乌兰察布市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以师带徒”孵化更多名师,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国培”、“市培”等教师培训计划和安排,全市共培训16100人次,市县两级基本实现教师培养培训全覆盖。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乌兰察布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建立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达到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和吸引城市教师到乡农学校工作的目的。

尊师重教,是乌兰察布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证。当前,乌兰察布教育系统正紧抓契机,寻找差距,高标准规划教育未来发展,力推乌兰察布教育再上新台阶,为乌兰察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