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薛燕平长篇小说《琉璃》:燕京浮世绘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老北京民风的认识,多在老舍的影子下。后来的王朔出来,改写了北京的人文风景,那是大院里的世界,最精彩的,不在胡同之间。老舍的辐射是广远的,假如没有他,我们对于京城的市井生活的感知,将一片模糊。而燕京的一切,也因为京味儿小说的模式,渐渐被固态化了。所以,京味儿小说在老舍之后,其实是没有大的格局的变动。

薛燕平曾有一部长篇小说《琉璃》,则多少改变了我对于这个现象的看法,作者写的是另一种百姓生活。这与老舍已经大不一样,趣味和态度,有一般文人没有的东西。我由此见到了一幅燕京的浮世绘,那里隐藏着我们鲜知的、活的人间图景。五四那代人审视人间的方式,在这里消失。王朔的笔调,也没有踪迹。这是从非文人视角里流淌过来的都市画面,有些片段衔接了旧小说的余韵,多了当今文学里没有的元素。市井里的物形人影,没有了所谓时代特色,但却写了一个转变的时代的人生命运。作者远离一般的启蒙和先锋的笔触,有滋有味地品评、打量看似无意义的人生。那些庸庸碌碌的存在,那些隐含在胡同深处的男男女女,没有圣人之风,都在俗林之下,昏暗与明亮之间,演绎的是美丑相间、善恶互体的人间故事。

《琉璃》描写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一批北京人的故事,涉及胡同里多个家族的命运。主人公建军和大玲,有了诸多怪诞的经历后,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同代人,高升的与堕落的,平庸的与显赫的,似乎都在相似的逻辑里。1977年高考后青年群落的分化,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同命运,让作者看到社会变中的不变。上了大学的与游逛于江湖的,都各自在不同的苦运里。两位主人公顺生之路,和周围人在俗谛里的沉浮,都蕴含着人间的求生哲学。无论读书人的窘态还是无业者的孟浪,都不能以儒家学说解之。作者看到了世俗社会道德话语无法涵盖的存在,那些在日常里闪烁不已而又被道德话语遗漏的世界,才有人间的本真。

我们的前人在凝视都市生活时,写过市井里的阴晴冷暖。《金瓶梅》的男女之事,社会伦常,都是对士大夫诗文世界的揶揄。薛燕平的选择延伸了这个意绪,一个个人物拖着人间的苦影,不堪与荒谬之气,四散开来,浸染着假正经的话语体系。人的自然的求生本能以及选择,在构成人间悲喜剧的主旋律,读书人的框子在这里崩解了。小说借着老人的口说出,这个世上的伦常早乱了,本无所谓规矩。长者们对此见怪不怪,也恰写出人间的真相。而青年们则陷于恶运的大泽里,好似没有光亮。建军有一点《水浒》里的江湖匪气,大玲的风格好似则在鸳鸯蝴蝶小说的缝隙里看见一二。王继勇的痞气,杨小宁的世故,李常青的贪婪,都成了日常的元素。而人们却以奇异的方式坦然面对身边的怪诞。或视而不见,或安之若素。在痛楚里,也有征服不幸的办法,这或许属于酱缸文化的一隅,苟活、顺生、偷生,构成了胡同生态的一部分。

我们的作者善写各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尤其对于那些远离知识界的草根族的描摹,往往力透纸背。《琉璃》有一个荒漠的江湖,但飘动着灰尘的院落上演的是人性的怪剧。作者不是哭天抢地地痛哭于他们的人生,而是以理解的方式,进入每个生命的个体,写着不同类型的人生顿悟。小说的对话颇为生动,仿佛胡同语言的陈列,流动的是无数活泼的土语。而内心描摹亦有奇笔。泼皮内心与奴性形态,都呼之欲出,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他们何以在荒谬里存活下来,这才是作者要展示的本真。在这一点看,薛燕平在京味儿中嫁接了旧小说笔意。在审美趣味上,《琉璃》与百年前的上海小说遥相呼应,流溢的是帝都里的另类趣味。

印象深的是小说善于写矛盾的繁复和存在的辩证性。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逻辑里各显姿色。建军自己滑落灰暗的深坑,可是会以自嘲的方式面对自己,在已成为知识人的老同学面前,毫不愧怍。大玲在几个选择空间的停留,并没有罪感的痛楚,读者似乎认可了她的历史。涉及血缘关系的时候,看到了无法分割的粘连,也道出冷漠的苦水。家人间微妙的关系,也深如枯井,有难以理喻的黑暗。如果是写文人,这可能归于病态的范例,但市民的这些纠葛,倒显出日常性的本原。作者将此看成人间的一常态,无所谓曲直忠邪,甚至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这种去精英化的表达,带来了格式的特别。遥想包天笑、周瘦鹃等人的写作,也仿佛一二。建军身上的恶,有恶的辩证法,他经历的一切,也是胡同万象的汇集。自己承认自己恶,却又能仗义行侠于街市。这是国民性的另类存在,较之古小说里的游民相,《琉璃》写出的是胡同江湖的草根哲学。

许多京味儿作家对于旧京有深深的眷恋。叶广芩对于北京的描述,似乎就有哀怨的无奈感。较之叶广芩京味儿小说的儒雅和贵族遗风的流转,我们的作者显示了市井里的残酷。她用了无情的笔,剥掉众生的伪饰,看到的是诸多裸露的人生。她写胡同百姓,还有一点姿色,而到了读书人那里,乏味无处不在。对于几个七七届的大学生的刻画,都有些漫画的样子。建平的冷淡,缺少与建军的亲情,周平与的空幻感里,看不到学问与现实选择的关系,李常青的低级趣味,也难以让人对其有一点敬意。这些读书人显得不及大玲等人内心的丰富,好像有更多的怪异。其实七七届的大学生多是有梦想的一代,那前后北京的诗人沙龙,《今天》的忧国忧民的调子,都不能在《琉璃》里看到。作者在小说里写了一群没有灵魂的读书人,自然,整个画面也看不到飘动的高远的情思。这是从胡同视角看人看事的作品,而没有燕京之外的眼光。在我们的作者那里,胡同的芜杂已经把许多闪亮的灵光淹没了。

或者可问:这是否是对批判精神的逃逸?抑或失望于人性的笔墨游戏?我们习以为常的理论似乎无法解析这部小说的表达。我阅读薛燕平的文字,感受到对于市井文化的杂然心态。在回望以往的生活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是有的。那是衰而不老、腐而不败的享世生活。太阳底下也有暗影,这暗影刻着这个古老皇城的基因。我们谁没有这样的基因呢?而改造这样的生活,寻别一类的存在,也恰是读者应从中得出的感悟。由此见之,小说家可以给我们梦的生活,也可以给我们一个没有被照亮的生活,这是两类不同的精神凝视。然而不是所有的凝视都能够给我们以这样的思考:我们精神的光源应在哪里?什么是健康、合理的生存?当作家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刺激的时候,那文本便有了寻常之外的意味。(孙郁)

[责任编辑:郭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