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个穷小子的跨国之恋

一位是来自陕西贫困家庭的打工者,一位是来自英国的美女外教,看似很难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人,却在包头这片土地上演绎了一段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幸福的夫妻俩。(图片由惠延宁提供)

□赵永峰 李香云

在包头,32岁的惠延宁没有家,但在单位的宿舍里,他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每天工作结束后,他都铁打不动地与远在英国的妻子和儿女视频通话,一阵阵笑声,一段段英语对话,让单身汉们羡慕不已。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1年多。“女儿现在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了,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我都没抱过。妻子一个人带着2个孩子生活得非常辛苦……”文静的惠延宁语速很慢,翻看着手机中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手有些颤抖。

“我现在还不能给妻子儿女们在英国那样的生活,所以必须牺牲与她们在一起的甜蜜。妻子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反倒一直鼓励我。年底她会回来,到时我们一起奋斗,一定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穷小子惠延宁不仅仅有艳福,甚至可以说“挖到了金矿”。惠延宁自己也说,遇到娜佳绝对是他一生的幸福。

2008年,大学毕业的惠延宁在包头市一家四星级酒店任电脑维护员。日常单调的生活中,他一直坚持自学英语。2010年初的一个晚上,他正在办公室收看英语频道,酒店的一名女服务员进来借电脑查资料,看见他专注于英语节目,就告诉他自己认识一位外教,可以介绍他们交流学习。

惠延宁答应后,女服务员取来一张名片并拨通电话,电话的那头就是娜佳。就这样,惠延宁与娜佳通过电话结识了。

“为了多学点东西,我每天晚上都给娜佳打电话,用蹩脚的英语和她聊天。其实那段时间我一直很担心人家讨厌我,后来才知道娜佳一直信仰‘帮助别人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我开始想象这个善良女孩的样子,并在电话中调侃,问她是不是胖胖的、丑丑的,娜佳也不生气。”电话聊天持续了差不多3个月,惠延宁向娜佳发出了见面的邀请。

白皙的皮肤,黄褐色的头发,碧蓝的眼睛,苗条的身材……当娜佳出现在惠延宁眼前的时候,他对自己当初的猜测后悔不已。

单位放假,惠延宁约娜佳去梅力更爬山,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午餐是一顿简单的饭菜。一路上,两个人却有说不完的话。惠延宁发现,这个英国女孩与众不同,很纯真、不世故,对他这样一个穷小子没有一点鄙视。

“当时我1个月工资2000多元,娜佳近万元;我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她出生在英国威尔士格温特郡南,父亲从事家政工作,母亲是健康护理师;我是一个大专生,娜佳在大学主修学前教育,毕业前已经去过14个国家旅游。后来的接触中,我遇上什么烦心事都对她讲,她就像一名心理医生,帮我排忧解难。慢慢地,我对她的感觉一点点发生了改变。”说起相知的过程,惠延宁满眼幸福。

相处的日子里,惠延宁常去娜佳的住处,娜佳的朋友戏称他为“梅力更男人”。虽然娜佳给他做的英国饭菜与自己家乡的口味不同,却让惠延宁在离家以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娜佳准备回国的前夕,惠延宁开始感到失落。得知娜佳已经签约了郑州一家外教学校,暑假之后就不再来包头时,惠延宁睡不着了。

临行前,惠延宁鼓起勇气向娜佳表白,却被拒绝了,娜佳告诉他自己不可能再回包头。送娜佳上飞机的那一刻,两个人都非常难过。娜佳回到英国后,两人每天都在网上见面。惠延宁说,虽然两人相距万里,可他没有放弃追求娜佳,仍然一如既往地给她打电话、聊学习。

2010年9月,娜佳去了郑州,坐卧不安的惠延宁请了一周的假来到娜佳面前。“这一次,我们虽然谁也没说关键的话,但心里都清楚,我们彼此已经分不开了。”惠延宁说,那年冬天,他带娜佳回了陕西老家过年。知道惠延宁领回了个“洋媳妇”,来看新鲜的村里人把惠家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跟惠延宁在一起,2011年暑假,娜佳又回到包头教书,这段跨国恋终于修成正果。

惠延宁问娜佳:“我没房没车,工资又不高,你怎么会看上我?”娜佳说:“如果我看重物质生活,就不会和你在一起。我们聊得来,你为人善良、诚实可靠、努力上进,和你在一起我心里踏实,这就够了。”

知道女儿要结婚,娜佳的父母从英国来到包头,惠延宁带着他们去了陕北老家。这对善良的英国父母没有嫌弃惠延宁家里的贫困,反而喜欢上了陕北人的质朴。按当地风俗,惠延宁父母要给娜佳父母彩礼,可他们坚决不要,还安慰二老,孩子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奋斗。

2011年国庆节,惠延宁和娜佳结婚了,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各自邀请的10位亲人。他们的婚房是学校给娜佳安排的外教宿舍。婚后,娜佳和惠延宁订了个有趣的“约法四章”:一是如果生活中发生了分歧,一方吵,另一方必须沉默,等情绪平和后再聊,第三人在场时不能和对方吵架;二是花钱要有规矩。娜佳要求把两个人的工资各拿出一半存入银行,成为两个人的共有财产,日后遇到大事时使用;三是在生活中两人必须一个做饭,另一个洗碗;四是坚决不吃路边小吃。

1年后,娜佳怀孕了,决定回英国生小孩。妻子走后,惠延宁去英国的申请连续失败,夫妻二人只能通过视频互诉衷肠。

2013年5月,女儿在英国出生,惠延宁十分激动,也越发想念妻子。娜佳带着孩子回到包头后,婆婆前来帮忙带孩子,娜佳坚决要给老人发工资。她说,父母没有义务帮助孩子照顾小孩,有时看到婆婆在做家务,惠延宁在一旁袖手旁观,她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丈夫。

如今,惠延宁和娜佳已经有了2个孩子,他们也为新生活作起了打算。娜佳决定,将来在惠延宁的帮助下推广自己的所学和育儿经验,成立一所国际家庭教育、儿童自我管理培训学校,希望与包头的家长一同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