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非专业发明人”为呼和浩特治堵设计人性化立交桥

吕雅楠正在讲述发明的用途  全媒体实习记者弓小立摄影

“因为一个人,你可以爱上一座城。”48岁的吕雅南迷恋着呼和浩特,但也为呼市的堵车情况而 “痛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钻研发明,几年里潜心研究现代城市交通理论,终于提出了一套“锦囊妙计”——半地下全功能人性化立交桥。

20平米小屋里堆满设计模型

“这是我所做的模拟立交桥的模型,也是我所做的模型之一。”吕雅南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半地下全功能人性化立交桥模型。他说,像这样的模型有很多,图纸也画了太多,现在租住的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面已经堆放的满满的。

记者看到,在模型立交桥上,桥上是大大小小的车辆,桥下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吕雅南说:“这种人性化低矮型立交桥可以在现有道路资源不再扩大的情况下,改变现在城市中心拥堵的现状,实现人车分离,安全高效顺畅通行。 据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辆管理所统计,截至2015年底,驾驶人保有量为995131人。预计,2016年上半年年驾驶人预计将突破100万人大关。

一面是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一面是修路,堵车似乎都成了“必然趋势”。然而怎样缓解这个情况,吕雅南有自己的想法。

吕雅南设计的立交桥形式非常多样,每一种都适合于不同的交通路段。实现了人车分离,不仅保障了行人的安全,还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设计方便大众的立交桥,吕雅南在呼市的每条道路都进行了实地考察,为了方便行人,专门跑到天桥去数台阶。他说:“行人每过一次天桥,上去需要走50个台阶,下去还需要走50个台阶,不仅没有缩短路程,还浪费时间,对于年龄稍大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而我所设计的人性化立交桥,不需要天桥不需要地下通道,方便行人直接过马路,快速又安全。”

希望发明可以“落地”

“我的这一套发明最大的好处是因为不牵涉到大量的拆迁,所以还格外有吸引力的。”吕雅南说,为了减少政府压力,方便广大市民,实现一个畅通无阻的城市,目前这项发明已经获得了十多项专利。

为了专心做发明,吕雅南辞掉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在家用心设计多种多样的人性化立交桥。“设计新的、改造旧的、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的设计理念,花费近两年的时间,投资了十多万元,设计出一系列全功能十字环形桥和过街桥,希望可以在呼市的路段实现使用,形成一个井字形立交桥框架,连通快速路,缓解拥堵。

吕雅南开始辞掉工作时,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但是他依旧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专心研究人性化立交桥。慢慢地家里人也多了一份谅解与鼓励。

“无论怎么难,我都没想过要放弃。”吕雅南说。现在我也找到了投资商,可以免费在最堵路口修建桥梁,让社会资本进入,减轻政府投资压力,这也是吕雅南提出的创新想法,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创新和设计推向全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 赵蒙蒙 实习记者 王乐)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