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空巢青年”是现象也是心态

“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缺乏陪伴的群体总是让人们唏嘘。可是最近另外一个流行起来的词却让人觉得更加悲凉——“空巢青年”。媒体描摹出“空巢青年”的形象:二三十岁,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在一线城市拥有一份中等收入较为体面的工作,住月租四五千元的一室户或合租房的一间,可能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或狗。(8月29日《解放日报》)

如同“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有着种种我们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痛与伤。在问答社区知乎上,曾出现过一条“‘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答,有知友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比如,“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无力的孤独感挤满了屏幕。但是,也不要把“空巢青年”想得那么悲情,如同我们已经熟悉的“剩女”,空巢有时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空巢青年”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问题的体现。有学者认为,现阶段人们不断追求成功和速度,可是,“成功的只是小部分人,付出努力的却是大多数,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自嘲”,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空巢青年”。对此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很多“空巢青年”的产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青年与社会融入失败的表现。

“空巢青年”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实生活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其次则是一种社会心态,很多人拥有着空巢心态,放大或者享受着独居的心灵体验。对于“空巢生活乐开花”型来说,空巢生活并不是什么问题,可能并不需要引起社会特别的重视。但面对大量存在的“无人问我粥可温”型,他们的生态状态则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在陌生人社会,处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空巢青年”的那种无力无助感,以及他们想融入社会的诉求,应该得到尊重与回应。

有必要看到,在当前的社会结构中,“空巢青年”群体不会自动减少,可能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而站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角度,大量“空巢青年”的出现,可能并不是什么福音,不符合社会主流对青年人的期望。

很想问一声,你听说过“空巢青年”吗?你看到过“空巢青年”吗?你关心过“空巢青年”吗?希望这一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能够引起学术关注,并且在政策层面得到重视。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