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作为方法的“乡愁”

[基本信息]

书名:《作为方法的“乡愁”》

作者:梁鸿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书号:978–7–5086–5892–6

定价:48.00

[内容简介]

梁鸿文学评论三部曲:《“灵光”的消逝》《外省笔记》《作为方法的“乡愁”》。

本书试图从语文学的角度,通过对《受活》核心词语和象征符号背后所涉及的词义变迁、历史语境和种种社会生活冲突性存在的分析,进入言语的语言系统,去寻找它的起源,它背后所可能蕴含的文化心理机制,以及被我们自己和时代所遮蔽的东西。借此,探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想象逻辑和当代话语暗喻结构的特点,进而考察文学以何种通道达到对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作者简介]

梁鸿,学者、作家。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出版非虚构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文学作品《神圣家族》。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曾发表和出版多篇论文和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

[精彩试读]

绪论:回到语文学

一、重回语文学

美籍阿拉伯裔学者萨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一书中阐述文学批评“回到语文学”的重要性,“一种真正的语文学阅读是积极的,它包括进入早已发生在言词内部的语言的进程,并且使我们面前的任何文本可能隐藏着的,或不完整的、或被遮蔽的、或被歪曲的东西泄露出来。那么,从这种语言观看来,言词不是被动的标记和记号,谦逊地代替一种更高层次的现实;相反,它们是构成现实本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依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语文学(philology)专门用来指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所进行的历史语言分析。广义的语文学有时包括文学和文化研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认为,语文学是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它以语言研究为对象,但却并不是唯一重点,“语文学首先要确定、解释和评注各种文献;这头一项任务还引导它去从事文学史、风俗和制度等的研究,到处运用它自己的方法,即考订。”语文学重点关注语言中的文学、历史、文化等信息,因此常被称之为“人文学科”,而现代语言学(linguistics)则被称“自然科学”。在中国学术界,语文学时期主要指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的训诂学,着重于注释古代典籍,晚清以后才开始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很显然,在萨义德这里,“语文学”既指对“语言”进行训诂,即考证、解释语言的生成,但更多地指向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语言是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它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政治史”,在此意义上,语言必然能够映照出一个民族历史的生成、情感的变迁、经验的积淀和政治制度的逻辑,等等。

在欧美的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初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主义传统,认为语言依赖并从属于逻辑思维。自近代以来开始形成人文主义传统,关注语言(主要是语义)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十七世纪卢梭在《论语言的起源》中认为,“通过典型融合考察并展示一个民族的性格、生活方式、意趣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语言的,将提出一种真正的哲学问题。”通过考察语音(voix)的变化,他发现,“随着需要的增加、人事的复杂、知识的传播,语言的特性亦在变化”,十八世纪人文主义语言学的重要代表赫尔德提出,“语言是民族的镜子”,认为语言不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形式和仓库,在语言中沉积一代代人的经验和知识。实质上他已经萌生了民族语言形成一种世界形象的新观点。 而《新科学》的著者维柯认为,语言产生及变迁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标志,由此,他提出话语的比喻理论,认为语言就是对世界的一种幻象和比喻认知。

[责任编辑:贾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