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兰察布经济要走绿色包容性道路

特约评论员 郝永洁

当今,乌兰察布处在一个历史机遇期,东边京津冀持续繁荣,西边呼包鄂快速崛起,地处两个经济区之间,加快地区跨越发展刻不容缓。

乌兰察布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包括,资源、能源、交通、区位等优势潜能没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总量和实力相对薄弱;城乡居民收入较低,财政状况困难;社会事业滞后,发展不平衡;各级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落后,长期以来一贯认为本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禀赋差,加快发展面临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两难困境,从而导致妄自菲薄情绪的滋长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转变观念,统一意志。

打破“唯条件论”。发展的条件既包括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也包括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后天条件;既包括直接关系发展的硬条件,也包括支撑和促进发展的软条件;既包括发展依托的客观条件,也包括引领和推动发展的主观条件。这些条件既相互依存,又互相转化。深圳从一个荒芜的小渔村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曹妃甸由渤海湾的一个小岛迅速发展为工业高地,包头战胜南方众多竞争对手荣膺首届全国十大文明城市,可见自然条件并不是决定发展的唯一因素。应树立“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思想,自觉做到依托先天条件利用后天条件,开发硬条件打造软条件,正视客观条件强化主观条件,使各方面潜力竞相迸发。

打破“唯资源论”,树立大资源观。广东、上海等地成为发达地区,靠的不是自然资源;辽宁阜新、安徽铜陵昔日富饶的地区,却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只能依托,而不能依赖。某种意义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而在于科技、人才、资本、管理、市场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优势。

打破“唯政策论”,树立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的理念。曾几何时,认为政策约束太多太死,不利于发展;坐等政策而不积极争取政策,贻误了发展。只有把政策与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要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用足支持性政策,用好差别化政策,用活限制性政策,才能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无穷动力和活力。

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祛除“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慢”的作风,勇于面对责难和非议,敢于承受挫折和压力,敢抓敢管,为加快地区发展迎难而上;不争论、不气馁,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为人民谋福祉,为乌兰察布开盛世。解放思想、励精图治,这也是乌兰察布人民放开眼界,改弦更张的行动圭臬。

政治、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两个轮子,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有个定理:所有的政治都是激活资源利用效率。所谓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就是“行为主体+关系网络”。企业家是稀缺资源,某种程度乌兰察布近几年的产业吸引力,就在于珍惜与敬重企业家团队及其他们的创业精神,因为只有能切实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面对宏观经济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中央、自治区的新部署,面对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新实践,下一步重点借地缘之力,抓住国家推进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向西融入呼包鄂城市群,向东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张家口、大同、乌兰察布“长城金三角”区域开发合作平台,突破地域和区划限制,到先进发达地区、到广阔的市场中去寻找资源,把各类要素吸引和聚集到乌兰察布,汇集推进发展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