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铁血为家国 柔情寄故土 ——张德明将军捐资助学泽被故里纪实

□通讯员 宋小莉 托雅

漫步在湖南的烟雨中,倚栏眺望双子塔熟悉的倒影,张佳雨的思绪一如八月武汉的烟雨绵绵……

记忆回到2013年夏天,当她接到中南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终于梦想成真,忧的是,原本经济拮据的家庭,由于她和哥哥同年考上大学,这让只有父亲一人在外打工赚钱维持生计的家庭捉襟见肘。正在一家人为学费苦恼时,张德明爷爷向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圆了她的求学梦,而且让她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增加了奋进路上的动力。

青青子矜 悠悠我心

张德明将军幼年随家人从山西口外寻亲定居商都格化司台庞家坊子村,他十六岁参军,历经解放战争、进军西藏和抗美援朝战争。一九四九年十月,作为骑兵方队的成员,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并先后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张老将军曾在南昌陆军学院学习并留校任教,后于1966年至1968年远赴坦桑尼亚和埃及任军事顾问;回国后,先后在陆军二十九军、二十八军任职。离休前任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厦门警备区司令员,现定居厦门市。

张德明将军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离职后虽功成身退,却赋而不闲,以游子之心寄情于故土,倾其平生积蓄设立了面向家乡商都县的“张德明状元基金”,并不顾年事已高和舟车劳顿,自2009年始,数次从东南边陲转至北疆故里,关注家乡的进步和发展。创立于2008年的“张德明教育基金”,至今累计注入资金97万元,以奖励资助商都学子。其中发“状元奖”16万元;奖学金14.5万元;奖励“课改带头人”教学质量先进教师10余万元。

张德明将军的善举不仅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更成为一种家族品行的传承。其子张斌先生秉承张老的厚德,广泛联络厦门政、商界人士,持续充实并推动“张德明教育基金”的建立和运作,也一时传为美谈。

张老将军有言:“和厦门以及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的家乡还很贫穷,我一直都在想,要改变家乡面貌,只有培养人才。我个人没有多少积蓄,但我愿意倾尽所有支持家乡教育的发展,并希望可以带动广大有爱心的仁人志士,共同资助家乡的学子们。我不图回报,只希望看到孩子们学有所成,能够回到商都,为家乡的建设出力。这也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

大行德广,大爱无疆。六十余年远离故土,戎马倥偬丝毫没有稀释张老将军浓烈的乡土情结,在耄耋之年,他博大的家国情怀化做更醇厚的赤子之情,愿做春泥还护花。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德以树道,明而致行。张老以博爱的胸襟、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回肠柔情,荡气铁血。并深刻地影响了在追寻中国梦道路上奋进的商都新一代年青人。

毕业于商都高级中学的左志娜,因高考后患过敏性紫癜,高额的医药费给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当收到张老将军资助的五千元时,雪中送炭的恩情让她永生难忘。在学校她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周未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暑假里去支教,她希望把张老给予她的爱心传递下去,给更多的人带去帮助和温暖。

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乔雅娟,家住商都大黑沙土镇,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几亩田地,父母又因常年劳作疾病缠身,还要赡养年过七旬常年卧床的奶奶,入不敷出的家庭早已负债累累。当她拿到张老将军支助的学费时,就立下誓言:将来一定要为国争光,为家乡造福。

细碎的阳光从香樟树叶缝隙中倾洒而下,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像张老的博爱之情,投在书页的光点,是商都莘莘学子心中的常明灯。点燃希望,传递着向善的力量和感恩的情怀,形成他们一生的品格修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爱心的接力、道德的升华,厚重的情怀。

善行点滴,泽被故里,德彰商都。张老将军为家乡寒门学子开启了希望之门、铺就了成才之路,并倡导了一种重视教育、尊重知识、鼓励成才的社会风气。

情感和身体总有一个在故土

在这丹桂飘香、果实累累的时节,张老将军不顾年事已高,再次踏上故土,向贫困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解决家乡孩子“上学难”问题,激发了贫困学生读书上进的积极性。

张德明先生说:“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能否正常求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关系到地方的发展进步和国家兴衰成败。终此一生,我会一直关心帮助家乡困难家庭子女,希望他们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我会竭尽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受困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情不离故土,爱永远在路上。张老对故乡的挚爱、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了商都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两学一做”重要思想的一个载体。慈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繁荣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善行的内核是家国情怀。人的一生就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成长,飞离。离家的游子似浮萍,对家乡是依恋,是心之安放所在。善行德广不论官高位重,平凡普通,都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以及社会价值的体现。张老将军情系故土,泽被故乡更是朴素的赤子情怀的回归。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