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谁能圆这对残疾爱人的婚礼梦?

res01_attpic_brief

相爱相守的李超、刘香云

一级残疾,肢体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上解释说,完全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二级残疾,解释为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38岁的刘香云是一级残疾,32岁的李超是二级残疾,虽然行动困难,生活处处遭遇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对于爱情,他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憧憬。 今年4月,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然而,时隔两个月,低保户重新认定,李超被取消资格,机动三轮也因为违反相关规定而不能运营。

随着8月20日这个原定的婚礼日期渐渐临近,拄着拐杖的李超一直为不能圆妻子的婚礼梦而心酸。

被“困”18年的他走出家门

李超家住东河区,由于出生时持续高烧脑神经受损,导致脑瘫、下肢发育不完整。因为行走困难,父母工作又忙,18岁之前,他一直被“困”在家里。

不想继续过井底之蛙一样的生活,李超艰难地走出家门,偷偷学起了载人三轮车驾驶。1.3米的身高,40公斤的体重,1500度的近视,细细的胳膊握着方向盘都发抖。学车之初,经常翻车,每次都会受伤,甚至被车压住爬不出来。

“我不怕苦、不怕受伤,就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会了开三轮,李超每天穿梭在东河区的大街小巷,不仅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能够运营赚点钱补贴家用,这一跑就是15年。

每天早晨6点出车,晚上8点回家,14个小时连轴转,为少上两趟厕所多挣几块钱,李超中午基本上不吃不喝。“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我不能因为身体的缺陷‘啃老’。赡养不了父母,最起码我得挣钱养活自己。”因为这样的信念,李超感动了很多人。

“负负不得正”的爱情

38岁的刘香云是山西人,6岁时因一场车祸导致腰部神经坏死,下肢变形,只能依靠轮椅出行。2004年,26岁的她从山西老家来到包头九原区,跟姐姐一起生活。“在姐姐家待了9年,他们对我非常好,可我一直拖累着他们,多年前就一直想离开,可善良的姐姐始终不同意。”刘香云说,2013年8月,在自己的一再坚持下,她独自住进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

刘香云清楚地记得,2013年冬天,在一次由包头市自强协会组织的残疾人观看电影活动中,她和李超有了一面之缘。当天,刘香云被拉入残疾人微信群,李超也在这个群里。之后两个人虽然没再见面,但却非常关注对方,从每天的问候开始,爱情的种子逐渐在两个人的心里发芽。

坠入爱河的他们深知,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由于两人照顾自己都成问题,他们在一起,不可能是负负得正。双方家人都极力反对两人恋爱,但两颗走近的心此时已经难以分开。

历经艰难终感动双方家人

“我们的身体都不好,再找一个情况类似的,会让彼此的生活更加不便,家庭负担不减反增。父母都希望我们能找一个健康或轻微残疾的人作为结婚对象,至少能够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租住的北梁新房中,李超紧紧地握着刘香云的手,说起过往,感慨万千。

“我们都能理解父母的担心,但对于残疾人来说,能遇见一个对的人真的不容易。香云她不自私,很为别人着想,独立、要强,是我想找的人。”“李超不怕苦,不怕累,乐观幽默,也是我期待的那个人。”彼此相望,发自内心的表白,让一贫如洗的小屋荡漾着温暖。

恋爱的日子里,李超跑车时经常会抽空去九原区看看刘香云,给她买好蔬菜、水果及副食。“最难熬的是冬天,平房要生火炉取暖。每次他过来,都会给砸好多煤炭,储备着方便我用。有时他连口热水都来不及喝,赶紧先把屋里的活干完再说话。我感觉,只要有他在,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不怕了。”刘香云说,在两人的坚持下,他们终于感动了曾经反对的家人,在今年4月领了结婚证。

谁能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婚礼

走到一起,原本以为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等待两人的却是连续的“阴雨天”。

“结婚前我俩就商量好了,我负责家里的大事小情、洗洗涮涮,他每天出去跑车挣生活费,用我俩每个月的低保金租一间房。”刘香云深深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刚一次性付了半年房租,李超就接到通知,因为低保申领的方式发生变化,他的低保被取消了。没过几天,三轮车也不让跑了。现在我们只能靠着我那点儿低保金维持生活。”

李超的心里还有一件放不下的事:“原本想自己辛苦点,每天多跑几趟,多挣点钱,给香云办一场简单的婚礼,圆她的婚礼梦。现在连基本吃喝都靠父母接济。我还想趁着夏天,开车带她四处转转,现在只能待在家里,掰着指头熬日子。”

在刘香云的手机里,珍藏着前些天我市一家影楼给他们拍的婚纱照。看着妻子痴痴看照片的眼神,李超内心五味陈杂。他说:“原本定在8月20日举行婚礼,残友还给香云送来了婚纱,可现在,那一天成了我俩心里的痛。”

我们不希望悲情成为他们爱情的主色,愿好心的你伸出爱之手,圆李超、刘香云一个婚礼梦。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工作岗位,让他们幸福地走下去。

晚报热线:15004729001。刘香云、李超联系方式:13848225293、13664025072。

[责任编辑: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