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焦点】微商无处不在 微信变“危信”?

 

0

导语: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不动心。比如,面对免费领取正品LV手包的微信,不少人信以为真,认为吃到了免费午餐,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这是微商增粉的一种手段,而且参加这些活动,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加微信送正品LV手包 到手却是山寨货

  

郭先生收到的山寨LV手包和两张卡

几天前,一则加微信就可以免费领取正品LV手包的微信在首府市民的朋友圈中疯狂刷屏。呼和浩特市民郭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参与了活动,结果却让他哭笑不得。

7月15日早晨,郭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则消息“新店开业,朋友的店,凡是今天加微信XXX就可以免费领取到价值588元的正品LV手包纯高品质,还有一份红包,活动仅限3天!明天统一发货,限量赠送200份。”郭先生给几位熟悉的朋友留言询问,好几个人都说是真的,还说自己也参加了活动。

郭先生加了该微信号,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转发信息并截了图。过了一会儿,郭先生就接到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对方称,郭先生已经幸运的获赠了价值588元的LV手包,并记下了郭先生的邮寄地址。

5天后,郭先生收到了这份“大礼”。打开快递包装后,郭先生发现,这是一件做工十分粗糙的山寨货。手包用合成革仿制了LV的经典帆布系列,外包装盒也不是LV的。

“肯定有不少人也像我一样参加了此类活动。我想提醒大家,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另外,手包里还有两张卡,一张是VIP贵宾免费旅游卡,卡上写着‘贵宾凭此卡可享受双人港澳珠5天4晚豪华游(吃住玩全免费并报销往返车费……)’,另一张卡则是所谓的移动4G全国流量月卡,写着‘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打开公众号内的APP下载,即可获得赠送的流量。’这两张卡更是让人生疑。”郭先生说。

记者从首府警方了解到,近期这类微信在全国范围内频繁转发,声称加微信好友免费赠送名贵手包、平板电脑、充电宝、字画、手表等礼品。其实这是微商增粉的一种手段,更有甚者会以偏远地区需加邮费之名,让消费者掏钱,而赠送的以次充好的物品,所谓的邮费比货款还高。另外,参加这些活动,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提醒广大市民,再遇此类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北方新报》记者 查 娜)

 

街头扫码赠礼品有隐患 市民参与需谨慎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参加了街头的扫码免费赠礼品活动后,频繁收到广告短信或电话。

扫码得礼品注册需填个人信息

前几日,记者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发现,多个商家在校内开展扫码免费送礼品活动,只要扫描KT板上的二维码关注该商家公众号,就可以领取免费礼品,礼品多为商家的促销商品,以方便面、咖啡、牛奶、饮料、饼干等食品为主。

无独有偶,昨日,记者在中山西路的地下通道里发现,在电动扶梯口处有两三个人也在开展“扫二维码免费送宠物”的活动,不一会儿小小的摊位就围满了人,有的忙着拿手机扫码,有的在挑选自己心仪的小动物。随后,记者也拿出手机扫了KT板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APP后发现,这是一个借贷平台,需要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以及注册、登录、验证和绑定银行卡等。

家住内蒙古师范大学家属楼中区的珠拉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就参加了这样的活动,“扫描完二维码下载了APP,并填写个人信息,之后我就频频收到借贷方面的各种广告信息和电话。”这时珠拉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因参与扫码免费获赠礼品的活动泄露了。

谨防银行卡遭盗刷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咨询了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大学路支行的王经理,她告诉记者:“街边扫码很常见,参与扫码的人也很多,但是针对需要下载、登录APP或点击链接绑定银行卡免费赠礼品的活动,市民需谨慎小心,很有可能发生获取个人信息后再利用某些手段盗刷银行卡现金现象。如果之前有参与过类似的活动,建议立即删除链接或把绑定银行卡里的现金转账至其他安全账户。”针对近来网络传言有个别信贷平台利用用户信息开办“人头贷”现象,王经理表示:“网传的‘人头贷’现象不会出现,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求储户必须本人持银行卡和身份证方能办理,不会只凭其提供的姓名、卡号、身份证号来办理业务,但是不排除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一些科技手段盗刷银行卡资金。”

赛罕区公安分局大学西路派出所的崔所长提醒广大市民,“为了保险起见,不要盲目参与扫码活动,不要随便、轻易点击或下载相关链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若有银行卡遭盗刷,要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内蒙古晨报》 赵慧阳)

 

相关链接:

微信诈骗6种手段曝光 

微信的使用带来各种便利,但也会带来一些麻烦。警方日前罗列了六大类微信诈骗手法:

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求加付“关税”,等顾客钱付了,货品也收不到。

二维码诈骗

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点赞诈骗

现在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是说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是优惠,实际等集满了要求的那么多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盗号诈骗

此种诈骗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身份伪装诈骗

诈骗者一般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骗取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假公众账号诈骗

诈骗者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来源 新华社)  

小编提醒:在扫码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切勿轻易泄露。如果关注后发现有违正常交流目的,应果断选择取消关注。此外,不要被一时的小便宜蒙蔽,要慎重接受被赠送的相关产品或服务。

正北方网综合(《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新华社等媒体)

[责任编辑: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