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张通讯录

 

我一直保存着半个世纪以前的一张通讯录,那是用钢板刻好蜡纸油印成的一张单片纸。这张纸,土黄色,8开大,纸质不好,可以看出我国困难时期纸张缺乏的情况。

但就是这张单片纸,却录下了我刚参加工作的一段人生经历,录下了我一个20岁的青年教师和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的师生情谊,录下了我对他们的深刻印象和思念……

1960年8月,我从呼和浩特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伊克昭盟(下称伊盟,今鄂尔多斯市)。同时被分配到伊盟的有我们语文科的10人,数学科的7人。伊盟文教处再分配时,我和我的同学关琴、李勤被分配到伊盟师范学校。伊盟师范学校创建于1959年,校址在东胜。1960年我们去的时候,学校有师专班、中师班、简师班、幼师班和附属小学。学校安排工作时,让关琴教幼师班,李勤和我教简师班。新学期,因原来简师班的一位班主任曹永泰老师工作另有安排,我就接了他的班主任工作,并教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

秋季刚开学还没上课,先下乡支援农业,学校让我带领十几名学生去耳字壕收秋。5位女生住一个屋,我和男生住在老乡腾出的另一处大房子里。大家吃饭时在一起,每天房东在我们掰玉米、起山药收工后,就早早把老玉米煮好了,一天两顿管饱吃,粮票由我统一交队里。在共同的劳动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回到学校,天已经冷了。食堂做饭,冬天取暖,烧炭就是个大问题。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往返40华里的酸刺沟煤矿背大炭。女生每人能背五六十斤,男生能背七八十斤,力气大的男生和老师竟然能背一百多斤,解决了学校没炭烧的实际困难。

上世纪60年代,正是我国经济形势恶化,生活极为艰苦的时期。1961年,上级指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减人压粮,缩小规模,学校广泛动员学生回乡支援农业,简师班的四个班精简成了两个班。我班学生变化不大,只是学生上到三年级时,按上级要求,语文课由原来的每周6节调整为9节,以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教学需要。

当时师生分别在大小食堂吃饭,实行饭票制,学生每月34斤,教工每月27斤,副食品短缺,山药菜汤不见油花,有的教师出现浮肿现象,为了减少消耗,上级指示,全校早操停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一点也不松懈,起床洗漱后,就早早到了教室,语文老师辅导早自习。业余时间,我还参加了内蒙古师范学院后期本科的函授学习。

1962年暑期,学校送出了首届毕业生,简师、普师各两个班。我班来自伊盟各旗县的学生大部分回到了自己的旗县,少部分主动请缨到了更缺少教师的地区。临毕业时,学生们带着急切奔赴工作岗位又依依不舍的心情互留通讯地址。乔广义同学会刻钢板,他把每个人的姓名和家乡地址刻成蜡纸,几个人参与油印好,分发给同学,也给了我一张。上面写着“伊盟师范首届毕业初二班1962年7月29”。以下分行排列同学姓名和通讯处。如:乔广义,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白贵大队三保营子小队,还刻有我的姓名和家乡地址,共45人。

毕业分配方案定下来以后,学校领导让我带上密封好的分配在杭锦旗的8位学生档案,领学生去旗文教科报到,第二天就定了去旗电影放映队的两人,其他人去学校。我住在旗招待所,完成任务后去杭锦旗第一中学看望我的同学张果才,他热情地从食堂给我端回了小米饭和大烩菜,那是当时的美食。干旱的沙漠草原,锡尼镇酷热难耐,我返校的头一天晚上,好几个学生到招待所和我话别。

1964年,我被调到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以后,又有机会经常见到我的好几位学生。张增义和苏桂荣组建成了小家庭,生活艰辛而幸福。1975年我调回呼和浩特,苏桂荣两次出书,还寄给我。其他学生每次见到我,总是亲切地打招呼,互通情况。当年分配到鄂托克旗的郭金柱同学结婚了,还高兴地写信告诉我,他找了一位牧羊姑娘。分配在达拉特旗的学生经常聚会,一次,给我打通了电话,在电话中争着送来了他们的问候和祝福。

1962年伊盟师范简师二班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自学、函授、进修, 在工作实践中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有的还在大学里任教。

半个世纪以前的这张通讯录,录下的师生姓名和老家住址,成了我和他们之间互相联系的一座桥梁。文/禹子清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