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纪念性建筑中的昭君文化

呼和浩特市文物处的专家们参与了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1987年、1997年的文物保护与改扩建工程,查阅了文献中与昭君出塞有关的历代建筑方面的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和参考。他们说,从中汲取了难得的历史文化营养。尤其是民间传说中对昭君遗迹的种种借喻、象征的表现手法使他们受益匪浅,深深感到历史上对昭君出塞和亲之举所形成的“昭君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建筑这一有形的载体,而给人以最直观形象的冲击。这一文化现象,表达了人们对昭君的无限敬仰和对真善美的精神寄托,是中华建筑文化服务民族团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建筑考古发现与昭君有关的遗迹

20世纪50年代在包头麻池,先后发现了“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构件,它与传世的“单于和亲”鸳鸯砖也印有“长乐未央”等吉语相类似。考古界对其进行了多方考证,认为这是反映昭君出塞和亲最早的建筑遗物。

昭君故里纪念性建筑的文化相沿与继承

昭君故里及其三峡地区的村落布局,随地形参差、起伏交错,洁白的建筑在青山碧水相映下,构成气氛浓烈的群组效应。内向型封闭的院落空间,建筑结构广用穿斗式构架、彻上露明造,室内以板壁分隔空间。木构件均作桐油刷饰,屋面双坡而有举无折,扁方椽板上无望板、泥背,其上直接干茬合瓦,在脊两端翘起作鳌尖,脊中有灰塑腰花。立面造型各异的马头墙,高高突起封护着木构架,其做法显受楚人“尊风、崇日”等图腾文化的遗风影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墙身白灰抹面与黛色瓦屋面及檐口的墨线装饰纹样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显现出本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

关于昭君故里在历史上有昭君宅、望月楼、昭君庙、楠木井、琵琶桥等昭君遗迹的传说,虽世代屡移,然遗迹犹存,探讨其原来构制并非十分重要,而故里父老对昭君深切怀念的情感,历久不衰,令人感动。

昭君墓——民族团结的象征

传说在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地区有十多处昭君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呼和浩特昭君墓 、朱堡昭君墓、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墓等。各有其来历传闻,且不乏传奇与神秘的色彩,但构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值得重视的。

昭君建筑文化的共性

以呼和浩特昭君墓、湖北兴山县昭君故里两处为考察重点,将其有关遗迹、遗址及纪念性建筑,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民俗学、民族学、政治学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发现如下特点:一是与昭君有关的遗迹、遗址及其纪念性建筑的文化聚焦,都是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在世代相沿的发展演化中,建筑风格始终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二是民族和睦、民族团结的主题十分突出。北方阴山下、黄河畔,出现十几座昭君墓,两千多年过去,北方民族后裔至今视昭君为同根、同宗、同乡。南方香溪河畔、楚风浩浩的昭君故里,则把昭君生活经历过的遗迹认真保护,引以为荣,辟为旅游景观,扩大宣传。三是无论传闻中的遗迹、遗址,还是历代留存及当代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典型的纪念性。在史籍文献中,并未发现这些建筑遗迹、遗存由官方营建的记载,多为民间自发之举或民间传闻的附会,从而形成与文物古建的本质区别。从这个意义来看,这种纪念的人民性也更令人感叹。从昭君建筑所利用的象征、借喻等表现方法赋予静物以时代动感和目标跃升的追求来看,也从建筑学的角度,验证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1961年的科学论断:昭君墓等建筑遗存,是又一种形式的“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摘自《昭君文化与民族经济》)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