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古代土默川平原的建筑文化

根据《呼和浩特工业史》所载内容,我对史前先民建造房屋的过程做了简单的再现式描述:全村像是在举行祭祀仪式——村里的男人们正在齐心协力地盖一座房子,把用石斧砍伐来的树木加工成柱子和椽子。地基早已打好,他们将柱和椽按顺序搭出房屋的骨架,再在墙壁和屋顶抹上厚厚的草泥,一座半穴式、土木结构的房子终于顺利竣工了……

据称,土默川平原(呼和浩特地区)原始的建材和建筑业,以托克托县海生不浪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村落遗址为例,根据发掘的其中一座房屋遗迹推测,当时房屋的建筑材料大体为:木材、泥土、苇草、石灰、绳索和柳笆等。其整个房屋设计为半地穴式并呈正方形,南面设一门,与西北墙角连接有一灰坑;屋顶呈人字形或四角尖锥形,屋内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地面抹有一层石灰,中央有灶炕痕迹,等等。

土默川平原的史前先民从洞穴走出,住进自己盖的房子,从不定居生活变为定居生活,似乎意味着他们从狩猎生活渐变为农耕生活。但据记载,从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土默川平原主要活跃着荤粥、鬼方、土方、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时的平原成为一个“大牧场”,而不是一个“大农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该地区的农耕文明出现了某种断层?

战国时期,土默川平原出现了第一座城市——“云中”(位于今托克托县境内)。该城是赵国为屯兵打仗而兴建的军事性城堡。其周长8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城墙建造工艺采用板箱式填土夯实筑墙法(类似“干打垒”),城内建筑所用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木材、石灰、柳编、柴草、石料、砖、瓦和铜铁等。其与蜿蜒于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一道,构成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防线。并且留下了“胡服骑射”这一著名的历史故事。

“云中”的出现,表明当时土默川平原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平原南部的盛乐城则为该地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有关文章介绍,公元338年,拓跋鲜卑建都盛乐(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境内)。拓跋鲜卑以此为中心发展农牧业生产,建立起著名的北魏政权。雄浑壮阔的《敕勒歌》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建筑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当丰州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白塔村一带)伫立于土默川平原东部(据载,其建于辽应历十年,即公元960年)之时,已是一派“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的田园风光了。据称丰州是辽、金、元各代在大黑河流域建立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中原地区同该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汇合点。当时城内居民众多,街巷相连。辽人堪称建塔高手。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辽代的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体现了当时该地区建筑业的最高水平。

而当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耸立于土默川平原时,已然是明朝的光景了。和平的再现,使平原因长期战乱造成的城池荒芜、人烟稀少的惨状开始有所改观。约1527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仿照元大都的样式,开始兴建一座名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即归化城)的城市。该城竣工后,其城池周长2.4里。在高达2丈的城墙上,建有四座角楼、两处望楼和南北城门。后来城内外出现了大量召庙,该城由此享有了“召城”之誉。又由于该城在清代发展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商埠,也便有了“商城”之谓。

纵观土默川平原的建筑,从史前先民的半穴式房屋到清代的四合院民居,以及各种城池和宗教建筑,期间历经了数千年。而其建筑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渐进模式,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城市毁于战火(如丰州城)或某类建筑物“井喷”现象(如明清时期大量建庙),从中亦可触摸到该地区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等的发展脉络。此外,其在各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这些建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美观。

土默川平原地处风土粗莽的塞北,其建筑文化缺乏江南建筑文化的精致和优雅,总体散发出一种粗莽之气。在出现大量中原样式建筑的同时,也吸取了其他地域的建筑样式。譬如明清时期的一些召庙建筑,便融入了藏式建筑样式。当地的乡村民居也极具地域特色,如有俗称“一出水”的屋顶,以及厚实的土坯墙和屋内的火炕等,可谓冬暖夏凉,适应了当地气候。文/谢荣霄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