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青山区新理念掀起课改“头脑风暴”

哈达道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闯关乐考活动

北重一小经典诵读展演。

教研周活动中北重四小马洁老师在上体育课。

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青山区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多举措,多维度,多视角通过课改“头脑风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高效课堂、教育优质发展之路。

高屋建瓴 绘制教改蓝图

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优化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和品位提档升级的关键。青山区连续八次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举全区之力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制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山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办法》、《青山区关于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山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等文件,并通过一系列举措,立足实际,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体系,革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以“推进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为全力推进青山区整体课程改革步伐、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模式 夯实教学根基

课堂教学转型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探索,青山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为引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多学少教、先学后教、探索合作、注重评价”的高效课堂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从“有形”走向“无形”,呈现出高效课堂建设新格局,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实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北重六小教育联盟“三段式教学框架下的生本课堂”、包五十二中“1+1互帮学”、北重三中“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包四中“336学案导学”等教学模式的发展,实实在在推动全区课堂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高效化、集约化、内涵化的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如果说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学校整体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后盾。青山区坚持“优质引领,资源共享,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推进联盟办学模式。通过发挥名校辐射作用,以强带弱,成立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和北重六小教育联盟,借助整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丰富教育发展内涵,全面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品位。目前,“南北联盟”发展稳步推进,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成效可见。

强化管理 做实高效课堂

教学常规管理是基础工作,夯实基础才能建立高楼大厦,才能打造教学质量的金字塔。为此,青山区每学期开学初都进行教学工作常规检查,确保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重视“教学六认真”的制度考核,采取分散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反思、教科研管理六大项工作进行指导评估,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如今教学“六认真”工作已经成熟,很多学校注重在常规中不断创新,凸显本校办学特色。通过“教研周”主题活动、平时的培训、考试等日常工作进行分散考核,每学期末进行集中考核。这些评价机制的改进和变革符合学校工作实际,科学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了鼓励先进,推进中小学管理创新,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每年3月份,区教育局组织召开落实“教学六认真”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奖励落实“教学六认真”提升教学质量优秀集体、优秀教研组、先进个人。同时,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经常深入学校参加学校各项教学活动,领导班子亲自带队检查各项工作,深入课堂,了解课改,且每位领导每学期听课都在40节以上。

目前,整体课堂教学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发生变革,能在课前借助学习单、网络学习开展自学活动;课中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学习难点,在不断的探究中能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有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方法;课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备课中各学校创建本校特色备课模式,符合科目特点和教学实际,凸显高效课堂思想,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效引领 打造特色教研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为助推各学校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每学期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开展以实践为主的性“教研周”主题活动,通过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编写课程纲要、分解课程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等系列研讨活动引领教学。目前,各学校的教研活动从以往各自交流走入了共同研究问题的良性发展轨道。一机一小围绕“中高年级如何概括主要内容”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学习、民族路小学重点研究“互联网+”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机四中立足课堂研究利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包五中进行“634新课堂”尝试研究、北重五中“三段六字”等教学模式分别从不同层面寻找教学重难点突破口。另外,通过上研讨课、示范课、结对帮扶、课题研究、开放交流等形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动各校及落实课标、深化课改工作的扎实开展。

为丰富教研形式,青山区以打造“智慧教育”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网络教学教研,在包头率先实施“同频互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15年,一机三小和达茂旗百灵庙一小、一机四中和达茂旗中学、区教研中心与锡林郭勒盟教研室联合开展不同学科的同频互动教学教研活动,跨时空、跨地域传递信息、共享资源。通过跨区域的网络教研初步实现了“课堂异地双向评点切磋交流”的新跨越,开创了教研模式改革的新局面,切实提升了数字化教研水平,优化了课堂教学形式。

课题研究 力促学科发展

为有效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青山区积极探索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各学科课题研究蓬勃开展。2012年,青山区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实验区”,为此区教育局组织课题实验学校完善本校的立项课题,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课标落实、课堂高效上来。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每月一次的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将单元整体教学、导学单的设计与研究、国画课走进小学课堂、合唱课的实践和研究、小组合作建设与评价、足球课堂实践与研究等学科性专项研究扎根于学校,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针对常规课题研究周期长、收效慢的实际情况,鼓励全区中小学教师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开展“微课题研究”。目前“微课题研究”已在各中小学生根发芽。一机四小“连讲评模式研究”、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第一校区“教师评价与研究”、北重一小“习惯养成教育”等微课题研究都具校本特色。在包头市“十二五”教科研总结会上,全区35个课题顺利结题。其中,包四中、北重四中、二二小学获评教科研先进单位,文学道小学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和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第一校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获评优秀课题。内蒙古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的研究》,青山区26个课题结题,5个获得内蒙古级优秀子课题,总量居包头市第一。目前已有16个课题达到了包头市“十三五”课题立项标准。这些成果的取得再次肯定了青山区科研促教策略的实效性。

名师辐射 打造精品团队

登高才能望远。一位老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关怀和帮助,名师的培养更是为了示范、引领、带动和帮助更多年轻教师的成长。为了让更多“名师”崛起,青山区把“名师培养”作为“重头戏”。2015年,出台《青山区名优教师管理考核办法》、《青山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办法(试行)》、《“青山区学科教研基地校”建设及管理办法(试行)》等,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专项资金保障,确保名师培养工程落到实处。目前,共建起5个名师工作室、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学科教研基地、4个学科课改基地,从而汇聚一支教育教学研究团队,为课改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究、交流和传帮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优势学科整体提升。

同时,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评活动为突破口,让“专业引领”落到实处。自开展以来,青山区晒课教师数2693人,总节数2343节,晒课总量居内蒙古自治区及包头市第一。获评包头市优课230节,内蒙古自治区优课143节,52节课入围教育部评选,13节课获评国家教育部级优质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青山区教学改革有声有色,教育教学质量可圈可点。近五年,青山区先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双高普九”大中城市城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包头主城区首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区)”、包头市唯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多年来,中高考成绩均居包头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青山区将继续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六大素养”为培育目标,以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为契机,在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励志有为,再谱 “十三五”教育科学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