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赤峰水资源“家底”低于国际“红线”

7月1日,记者从赤峰市水利局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水补给不足、地下水严重超采等原因,赤峰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红线”,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特殊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性要素。从宏观角度来看,来自市水利局的一组鲜活数字可让的水资源“家底”一目了然:水资源总量为38.9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5.9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5.9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1.8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3亿立方米。这盘水资源“蛋糕”分切给460万人口,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5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的40.5%,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的38.7%,远低于联合国公报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根据多年的监测发现:赤峰地区水资源已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以1980年为界,降雨量减少4.19%,径流量减少17.99%。

从中心城区来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新老城区供水主要来自市自来水总公司和九龙供水公司。两家公司设计总供水能力16.6万吨,实际总供水能力每日15.3万吨。使用集中供水(即自来水)的用户,其日均用水为12万吨,最高日用水13.6万吨,其中老城最高日用水11.5万吨,新城最高日用水2.1万吨。目前,由于本地区无客水来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加之长年干旱,冬春季降水少,水源补给不足,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区供水压力在逐年增大。中心城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8610万立方米,但实际年开采量超过1亿立方米,年超采近1500万立方米。如今,每日的人均用水量比2010年增加了近10公斤。

赤峰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俊介绍,水资源总量有限,而生产生活对水源的需求无限。目前,地下水平均开发利用程度为79%。其中,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地下水超采程度达到了150%至190%。而地下水超采达100%就相当于人们在掠取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满足今天的需求。水资源状况之所以日趋恶化,除了自然气候干旱外,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用水量较大,占到总用水量的70%;各地无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普遍存在;水源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李俊建议,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节水农业;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使得各项节水举措落地生根;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让每一滴水发挥出最大效应。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