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像阳光

 

新疆哈密:克然木·吐尔地家来了“老亲戚”

6月17日下午,兵团十三师红星二场退休职工张金荣与二堡镇的维吾尔族“老亲戚”克然木·吐尔地两家三代人在一起。记者杨明方摄

6月17日凌晨,新疆哈密伊州区二堡镇托干卡尔尼村二组还沉浸在夜色中,68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克然木·吐尔地和老伴儿热比艳木·依买尔就起床了。他们洗漱完毕,女儿阿尼南木·克然木已经将手抓羊肉、丰盛的炒菜和馕摆上了餐桌。凌晨4点,两位老人用餐结束,便开始了漫长的一天。到太阳落山之前,他们不会再进食——斋月期间,两位老人选择了封斋。

“克然木爷爷,我来啦!”中午三点半,克然木老人从离家几百米远的托干卡尔尼村清真寺做完主麻日礼拜,刚进家门坐下准备休息,门外传来一阵童声。“是汉族爷爷带着弟弟来了!”不到6岁的小外孙巴哈德尔一脸惊喜。

“肯定是‘老亲戚’!”克然木心里想着,刚刚迎出门,三岁的小男孩张永胜已经扑进他的怀里,身后跟着他的“老亲戚”张金荣、王腊梅老两口,他们手里拎着鸡蛋和哈密瓜。张金荣拍着老兄弟克然木的臂膀说:“岁数大了,现在白天封斋,早晚两顿饭一定要吃好,不然身体可受不了。”

“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你们,快进屋吧!”克然木握住张金荣的手就往屋里让。刚刚坐定,阿尼南木便为他们沏上两碗热茶,还端上了各色瓜果和馕。“我们封斋,不吃,你们别客气!”克然木一边笑说一边劝“老亲戚”多吃点儿。

6月17日下午,新疆哈密伊州区二堡镇的维吾尔族老人克然木·吐尔地带着小外孙与汉族“老亲戚”张金荣的孙子在一起。记者杨明方摄

就着香甜的哈密瓜,老人们叙起了两家40多年的情谊。兵团十三师红星二场八连职工张金荣和克然木相识于1971年,当时,两个年轻人干完农活后经常一起玩儿,处得跟亲兄弟一样。后来,他们先后成家。张金荣和妻子王腊梅发现克然木夫妇经常穿着拖鞋下地干活,地里的骆驼刺容易扎脚。擅长做纳底布鞋的王腊梅看在眼里,便主动做了两双布鞋给他们送去。克然木夫妇高兴极了,这一做,就是四十多年。

说话间,克然木从柜子里拿出两双崭新的千层底手工布鞋。“这是老亲戚去年给我们做的,说是最后一次,就一直没舍得穿。”王腊梅在旁边笑道:“我岁数大了,眼睛看不清了,你们也不干农活了,这两双你们就留着做个念想吧。”

当年张金荣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住的是地窝子。克然木经常接济他们,杀了羊就送块肉,需要钱也随时奉上,把他们当成亲兄弟一样。“朋友就是这样,谁有困难就互相帮一把,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外地,这么多年,已经把克然木一家当成了亲人。”王腊梅说,两家的“巴郎子”、丫头们相互之间关系好着呢,就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现在两家的孙子辈儿也玩得很好,孩子们都称呼对方父母为“大大、妈妈”。逢年过节、孩子的婚礼,两家都要上门送上祝福,平时没事儿串个门更是常有的事儿。

“我们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从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习惯就好了。”看望过“老亲戚”,王腊梅和张金荣起身告辞。临出门,克然木热情地与“老亲戚”相约:“再过20天,肉孜节的时候你们可一定要来,还要带上儿子、孙子们,我们早早地把羊宰上,肉要吃呢,舞要跳呢!”(记者 杨明方 李亚楠)

 

维吾尔族小伙与他的汉族养父

李金明、图尔迪父子在一起。记者杨明方摄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父亲李金明,汉族,年过六旬;儿子李兵,曾用名图尔迪·依力亚斯,维吾尔族,今年二十多岁。十几年来,他们就像普普通通的一家人,默默无闻,相依为命,跨越民族和血缘,演绎人间大爱亲情。最近,因为图尔迪办了新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让他们爷俩走进媒体视野,引起人们关注。

今年4月初,记者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采访,专门来到乌鲁却勒镇黄宫村,见到维吾尔族小伙图尔迪。他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脸型,很是阳光灿烂。当时,图尔迪正在本子上练习汉语拼音,一笔一画地写汉字。他普通话说得不错,但不会书写汉字。

农民工收养流浪儿

阿瓦提县地处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此交汇,形成塔里木河的源头。这里也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舞蹈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有爸爸在我身边该多好啊!”曾做梦都想着能够见到自己亲生父亲的图尔迪出生在与阿瓦提县相邻的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他从未见过亲生父亲,当他还在襁褓中,母亲也离家出走,是姥爷、姥姥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刚上小学不久,疼爱他的姥爷、姥姥先后离开人世,他就成了孤儿,四处流浪。

从四川合江到新疆务工的李金明孤身一人。1997年前后,他辗转来到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务工,帮人种地。他时常看到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小巴郎子”在自己租住的屋前晃荡。有一天,到了吃饭时间,看这孩子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就问他饿不饿,孩子眼巴巴地冲他点头。李金明二话不说,上街买回一份抓饭,让这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吃了一顿饱饭。

那段时间,由于语言不通李金明无法与图尔迪沟通。但看到眼前这孩子纯真的眼神,善良的李金明下定决心,慢慢学起维吾尔日常用语,努力与图尔迪交流起来。

“你要是有亲戚,你就去找他们,你要是找不到,告诉我他们的名字,我来帮你找。”李金明这样问图尔迪时,这个孤儿只是不停地摇头。

慢慢地,李金明发现这孩子懂事、勤快,特别是一双眼睛特别有神。“我也是一个人,要不你就和我一块儿过吧!”当李金明说出自己的想法,图尔迪用力地点了点头。

4月3日上午,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干部看望李金明(左)、图尔迪(中)父子俩。记者杨明方摄

相依为命十八年

说起收养图尔迪·依力亚斯,当时李金明内心也很矛盾。他说:“当时我承包土地时,收成不是那么好,常常入不敷出,还时不时搬家。虽然很担心不能给孩子一个安定的生活,可孩子偏偏不愿意离开我,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对图尔迪而言,李金明虽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却将他视如己出,把他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对他的饮食习惯也很尊重。有什么好吃的,李金明先让孩子吃;人家孩子有的衣服,他也一定给图尔迪买上。如果谁家的孩子欺负图尔迪时,李金明更会像母鸡护小鸡似的,将图尔迪呵护在身后,深怕孩子受到惊吓。一点一滴的付出,让图尔迪感受到未曾有过的温暖,感受到自己梦中所期盼的父爱。

日月如梭。就这样,图尔迪跟着李金明,一晃就是十八年。在李金明的悉心养育下,图尔迪从一个单薄瘦弱、懵懵懂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身板结实的大小伙子,成为李金明种田的好帮手,还学会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

十八年来,李金明与他的维吾尔族养子图尔迪建立了相濡以沫的父子深情,谁也离不开谁。哪里有农活儿,他们就搬到哪儿,从温宿县到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再到阿瓦提县沙漠边缘。最后,他们父子俩在乌鲁却勒镇黄宫村落了脚。

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在李金明眼里,图尔迪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外出,李金明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图尔迪:“骑摩托车慢点萨,莫着急。”

有图尔迪在身边,李金明觉得很踏实。有时李金明生病,哪怕是感冒,图尔迪都要守在父亲的床前悉心照顾,端水递药。

“他啥时候都很担心我,我说我头有些疼,他就立马去给我买药。你看这屋里打扫的,这都是他干的。他对我特别好,比亲儿子还好。”说起图尔迪,李金明满是欣慰。

图尔迪感恩要改名

2015年春节前,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共关系研究所副所长黄琦作为自治区第二批“访汇聚”活动住村工作组组长,来到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黄宫村。他们走村入户,把关心送到“最远一户人”,在离镇上七八公里的戈壁滩走访时,走进了这个特殊家庭。

图尔迪拿出一份《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上面刊登了他申请“更名”的启事。

“你真的希望改名字?为什么一定要改?”黄琦感到好奇。图尔迪说得很实在:“我不到十岁就跟着爸爸,爸爸对我好,就像亲爸爸一样,把名字改过来,就更亲了呀!”

在图尔迪心里,与他最亲的人,就是“爸爸”李金明。图尔迪说,他下定决心要改名时,咨询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现在名字中这个“兵”字,就是他在阿克苏一家餐厅打工时,一个姓刘的老板娘大姐帮他取的。他身上穿的、家里挂的好几套衣服,都是这位大姐送的。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图尔迪找到了法律依据,更加坚定了改名的决心。

在黄琦等人的大力帮助下,阿拉尔市、温宿县和阿瓦提县有关部门为李金明和图尔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乌鲁却勒镇派出所办好了他们父子俩的“居民户口薄”。今年1月22日,图尔迪领到“加急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向工作人员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

4月3日下午,李金明(中)签收邮局寄来的图尔迪(左)刚办下来的新身份证。记者杨明方摄

4月3日下午,记者在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采访时,正好碰上当地邮政所投递员给李金明父子送来一封寄自乌鲁木齐的邮政特快专递。打开一看,正是图尔迪申请改名后办下来的新身份证。端详着身份证上自己的新名字“李兵”,图尔迪的眼睛湿润了。

在记者面前,维吾尔族小伙“李兵”显得很腼腆。他说:“父亲老了,体力大不如前。我要学会父亲种田的手艺,安心种地,争取盖个房子,再娶个媳妇,和媳妇一起洗衣做饭,好好孝敬父亲,让他晚年过上好日子。”(记者 杨明方 胡仁巴)

[责任编辑:包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