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为娃上学,眼睛不能只盯着学区房

一位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在北京发现了一则经济新闻:一条“学区过道”贵过豪宅,只为上好学校。

记者写道:这是一条布满灰尘的过道,凌乱的电线悬在头顶上开裂的混凝土结构上,但这条过道的价格却超过肯辛顿和切尔西的高端房产。它长7米、宽1.5米,售价15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平方米的价格,约合12.7万元人民币(1.4万英镑),而英国黄金地段的高端房产每平米价格是1.13万英镑。这条过道的买家是一对带着一个一岁孩子的夫妇,他们在过道里搭了一间狭小的卧室,目的是便于将孩子送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这位英国记者的新闻眼光不错。这的确是一则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新闻。他是抱着批评的态度看待学区房的。但是,这位英国记者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如果把上海的学区房的价格和北京的“学区过道”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北京的这条“学区过道”的价格还不算最昂贵的。据悉,上海静安区一套30平方米的学区房,前几天房主报价650万元,由于抢手,近日报价已增加到690万元。这意味着,这套小户型房源每平方米售价已达23万元,比北京的“学区过道”价格高出近一倍。价格高得真是太离谱了。

卖方和买方都明白,所谓学区房的价格,其核心并不是房屋,而是某些学校的“入学权”(或入学优先权)。而正是这个“入学权”的价格决定了学区房的价格。学区房的价格趋势,实际上只是入学权的价格趋势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影而已。

旨在为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就为其提供最好条件的思想,导致在优质学校附近购买任何形式房产的需求猛增。但是,这种巨大的投入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也有相当的风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把孩子逼到竞争的起跑线上,我看也不是培养人才的上策。学区房有必要买?有识之士并不赞成。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回答道:“如果是我,我不这么做。我会把更多的精力,包括我家庭的财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

自2015年以来,上海学区房政策发生了较大调整。去年静安区提出“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后,今年虹口、闸北、宝山、徐汇、长宁等区也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效仿了静安的“学区房新政”。因此,即使拥有了一间学区房,也未必一定进得了附近的“重点小学”。一项研究显示,根据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比上海133所优质学校的招生人数,在未来五年内将会有84.3%的孩子上不了优质学校。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所以,在未来,进一所优质学校将更加困难,而学区房价也将更加霸道。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不同选择,同样可以获得欢笑。世界这么大,学校那么多,成才大天地那么广,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机遇,别把眼睛总盯着一处学区房。为了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结果让全家在狭小、幽暗的空间里生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其他地方美妙的风景。此外,还要提醒家长们:与其听着房屋中介的“忽悠”,还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当下的政策,家长的眼光还是要看得远一点才好。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