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高新区:以制度创新为牵引“破题”创新发展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近年来,稀土高新区通过制度创新,破解要素制约,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发展全面破题。

以风险分担机制为牵引 破解“成本太高、不敢创新”问题

创新的高投入是制约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高新区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全面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切实降低创新风险。

区内建成14万平方米的创业一条街,形成一批众创空间,满足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需求,形成集聚效应,分担孵化成本。同时,建成“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和金融超市,引进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43家,开展财务、管理、融资等服务代理,企业购买服务,政府后台兑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分担了管理成本。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拎包入住”企业达32家,已投产企业7家,投产周期由3年缩短至3个月,实现了低成本、短周期创业,分担了建设成本。同时,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变“年底一算账”为“一月一兑现”,提高政策含金量。2015年,兑现“降成本”资金4.8亿元,同比增长270%,兑现率100%。分担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以创新合作机制为牵引

破解“能力有限、不会创新”问题

高新区制定科技创新“20条”,每年安排1亿元创新资金,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补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高新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公共研发中心和行业中试中心建设,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中科院和上海交大等驻区研发中心成立产业化公司9个,与企业对接合作项目40个,已经确定的投资达2509万元,其中研发中心投资占81%,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产权为纽带的“全要素”合作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支持企业引进人才。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对高端人才给予企业创办、成果转化等支持。

以风险缓释机制为牵引

破解“融资太难、不能创新”问题

高新区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缓解银行贷款风险,帮助银行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放开手脚。

推进“拨改投”。成立科创公司,运作2亿元的产业引导资金,目前,已完成项目参股2050万元,吸引社会和银行跟进投资3亿元,促进初创型企业发展。推进“拨改保”。财政投入1200万元作为担保,银行按照10倍的贷款比例放大,促进成长型企业发展。目前,区内15家企业通过担保获得贷款8940万元。推进“拨改贴”。对已获得贷款的壮大型企业,财政全额补贴基准利率,进一步吸引银行放贷,预计为企业贴息4000万元。推进直接融资。建立扩张型企业改制上市和挂牌“绿色通道”,对成功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高新区另外补贴100万元。

以利益补偿机制为牵引

破解“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问题

高新区坚持把发展稀土产业作为核心任务,完善产业政策,破解瓶颈制约,激励创新创业。

稳定原料供给。推进稀土交易所建设,鼓励稀土企业进场交易,稳定原料价格,扩大供给渠道。突破电镀瓶颈。开工建设稀土新材料基地,厂房由企业先租后买。一期4.8万平方米电镀车间和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可降低企业电镀成本40%,吸引了总投资43亿元的15个项目入驻。鼓励下游延伸。设立稀土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稀土终端应用产业做大做强。

以系列创新举措“破题”

释放产业活力促进经济转型

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高新区稀土产业复苏明显,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力军。2015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87亿元、增长1.3%,实现税收5.3亿元、增长90%;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突破发展瓶颈,2015年实现产量1.2万吨,增长70%,实现产值25亿元、增长15%。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东宝生物、英华融泰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易云云计算、普诺杰智业为代表的软件信息产业,以九久科技、施耐德电气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渐成规模。同时,互联网经济快速兴起,包头电商谷共入驻电商平台69个,引领全市电商发展。

创新举措促进企业迈向“高精尖”。2015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到28家,占全市的58%。英思特稀磁公司为华为、联想、微软等知名公司设计研发了多项磁组件,并成为华为最大的磁组件供应商;英华融泰依托34项自主知识产权,医用雾化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成为医学供应商的知名品牌。

创新也促进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有各级各类产学研合作机构50余个,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的企业有200多家,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东宝生物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生物科技园项目,实现了发展壮大;威丰电磁与中国工程院王一德院士合作,成立了自治区首家民营企业院士工作站,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高磁感取向硅钢项目,填补了自治区空白。

创新出活力,也促进了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目前,高新区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25名,创办企业324家,其中实现产业化企业50家,产生了博特科技、寰基生物等一批优秀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办孵化器,建成时代广场“创谷”等民营孵化器30多个,集聚种子企业近800家。2015年,高新区用于科技创新经费支出24亿元,占GDP的6.3%,远高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目前有94家企业开展194个先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形成了技术创新热潮。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