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蜘蛛侠"为病儿筹钱折射大病救助软肋

报载,昨天上午,昌平区回龙观东大街附近,来自广西桂平的何女士头戴面罩,当街扮演“蜘蛛侠”,举牌求路人拍照,为身患噬血细胞综合征的5岁半儿子小威(化名)筹钱治疗,身旁纸板上写着求助信,引来路人驻足围观。(见6月16日的《京华时报》)

扮“蜘蛛侠”为血病儿筹钱,实属无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生病了,谁愿意放弃治疗?而现实是何女士已经为儿治病花费了150万元,若再不筹钱,等于是看着儿子等死。其背后折射出地方大病医疗救助机制的短板。而按照木桶原理,一个水桶装水量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只有让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这桶水才算装满。地方大病医疗救助也如此,只有补齐了其中的短板,老百姓生病了才不会无奈地沦落到扮“蜘蛛侠”为血病儿筹钱的地步。

钱不是万能的,但对于生大病需治疗的人来说,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是“刘敦和自割断双脚”,还是“陈立主动放弃”等,还不是因为缺乏救命钱。同理,何女士的家庭经济条件如果好一点,不差钱,也不会扮“蜘蛛侠”为血病儿筹钱。而病有所医、医有所愈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诉求与保障,而今因该项保障严重缺乏,导致因病扮“蜘蛛侠”、因病致贫成了弱势群体生活中的常态,无论有什么理由,从中都凸现出地方政府对大病救助显得苍白无力。

如果要医院为贫困家庭的病人“埋单”,不太现实。因为医院不是福利和慈善机构,更不是救助站,它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不可能减免所有贫困病人的医疗费用,地方政府也没有权力要求它这么做。相反,救助大病者,救助贫困家庭,是社会保障范畴的事宜,是地方政府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理应根据各地情况建立自己的大病医疗救助机制,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真正让贫穷家庭不因病等死、不因病违法、不因病致贫等。唯此,人的生命权才不会因贫困而丧失,生活才过得更有尊严。

由扮“蜘蛛侠”为血病儿筹钱想到“村民疾病缠身投井自尽”、“为救儿父亲放弃治疗离世”、“农民买假发票骗医保”等,乍一看,是几个个案,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件很普遍。无论是“患癌老人跳江轻生”、“男子不堪妻病重负跳楼”,还是“三兄妹卖肾救父”、“农民工夫妇俩携子街头裸奔求救”等,都折射出大病医疗救助机制缺失的悲哀,该反思正是社会医疗救助机制的本身。从扮“蜘蛛侠”为血病儿筹钱的现象中管窥全国,不难感受到建立健全社会大病医疗救助机制的紧迫感。毕竟,制度不兜底,我们都是弱者,特别是对于像得了这种血病等弱势群体而言尤甚。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