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从“忧居”到“安居”——达茂旗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工作纪实

搬入新居的李栓枝

梁银宝站在自己房屋的废墟上憧憬美好明天

棚改工作例会

征收办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量房测算

征收办工作人员与梁银宝签订拆房协议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也是达茂旗棚户区改造的攻坚之年,达茂旗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旗长为组长的房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要求在2016年底全面完成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工作。2016年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任务为1919户,包括了年初新增新区棚户区的470户,是历年来棚改任务最重的一年。目前,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截至6月14日,完成协议签订1059户,拆除平房713套,累计消化了17个小区的1891套(18万平方米)存量房。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工作不仅惠及群众,从去库存的角度来看,棚改工作还“救活”了多家房地产企业,让他们在周转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支持。一个个在时间中“凝固”的镜头,记录下棚户区改造的点点滴滴,也让我们通过这些难忘的瞬间,了解了棚户区百姓从“忧居”到“安居”的历程。

镜头一

一次高效的工作协调例会

5月19日下午3时,走进百灵庙镇政府会议室,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内,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桌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说话。“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说,今天我来就是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说话的是达茂旗住建局局长张振军。话一出,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开始有秩序地一个一个汇报工作。

大街社区负责人说到,“我们社区百中棚改区有29户居民,目前签了协议、量了房的有20家,剩余的居民都在观望中,就等着这20户的补偿款下来,他们是担心房也交了,钱没到手……”

张振军摆了摆手说到:“这个你可以放心,第一批一个亿的补偿款已经到账了,最多半个月就能发到老百姓手里。你们回去就可以向老百姓宣传了,让大家放心地签协议,按照签协议的先后顺序发放补偿款,签协议靠后的居民就只能等下一批资金。相信这一个亿补偿款给老百姓发放后,你们工作局面就打开了,希望你们继续趁势而上,加快棚改工作的进度,掀起棚改工作的小高潮。”

水塔街社区负责人说到:“我们社区棚改区有96户居民,目前签了协议的有20户。剩下的居民们都反映,他们住的这片区域是百灵庙镇的中心,属于百镇的‘好地方’,想今后拆迁了委托代建,还想住在这片区域,或者在补偿款上面多补偿一些。”

张振军说:“我们要把居民的意愿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准则,但是增加补偿款是不可能的,既定的方案是不能变的,我们只能转变工作方式,目前这片区域还没有规划,但是你们可以换个思路,好地方的居民就让他住到其他好地方去嘛。旗政府后面那片儿也属于我们的‘好地方’,那儿是我们委托代建的地方,房子盖好除了满足回迁户还多出3万多平方米,完全可以把那部分‘好地方’的居民迁过来。”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过了两个多小时,八个社区主任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他们吃了定心丸,继续动员群众拆迁的信心又满满的了。

像这样的场景,每周四都会在这个小会议室上演。自百灵庙镇棚改工作开始后,由住建局、百灵庙镇和社区负责人共同召开的工作协调例会已经雷打不动持续了近一年。大家把近期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研究商讨,能当场拍板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去实地现场解决的就去实地现场解决,实在重大棘手的问题会上一时解决不了,就由住建局的领导及时提交到旗里棚改领导小组去研究。这种务实的工作方式有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效率、推进了工作。

镜头二

半个小时签订一份拆迁协议

5月23日上午10时,住建局副局长韩文广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忙碌着统计这些天又新签的拆房协议。

一个黑瘦的男人推门进来,“我想找一下韩局长”,他因打扰别人工作而显得有些畏缩尴尬。

韩文广起身说到,“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儿?”

男人说到,“我是艾不盖街社区的居民梁银宝,去年拆房我没同意,现在周围拆的就剩我家一户了,今年我想通了,社区主任说找您问问,看还能不能签协议了?家里实在困难,我想换成补偿款……”

韩文广听后,马上跟梁银宝说“你现在就回家,准备房产证、土地证、户口本,我派征收办的工作人员随后就到你们家。”说着拿起桌上的电话给拆迁机动小组打去了电话:“广播局西面那户叫梁银宝的同意签协议了,你们现在就去量房子,能现场签就签,这是那片儿最后一户了,考虑到他家里困难,想要补偿款就满足他。”挂了电话,韩文广急匆匆地走出了办公室。

十分钟后,征收办的工作人员与韩文广在梁银宝家里碰了面,并在艾不盖社区主任和梁银宝的共同监督下开始测量房子的面积。测量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又反复计算了补偿款,与梁银宝核对无误后,梁银宝痛快地在房屋征收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韩局长,没想到人家这么痛快就叫来了征收办的人,前后没超过半个小时就把事儿办好了。他们的工作我很满意,感谢好政策。听说补偿款也快下来了,我会尽快把房子腾出来……”梁银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镜头三

温暖舒心的新居生活

5月23日上午11时,在景观丽苑小区张继小的新房里,老两口正张罗着午饭。8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摆布整洁、宽敞明亮。张继小说:“住在这窗明几净的楼房里,我们老两口这才叫舒心啊。”

“以前住在棚户区,出行不方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到了冬天没有暖气,自己拉炭掏灰提水,岁数大了,受不了这罪了。棚户区改造,我除了换置这套楼房,还又领了10来万补偿款,老了没想到搬进了新房,政府还额外的补偿了这么多钱。我们是大年前一天搬进的新家,一家老小在新家里高高兴兴地过了个好年……”

搬到九龙山庄的李栓枝有同样的感慨:“我们以前住在后河那块儿,夏天下雨发洪水连街都上不了,如果让开发商去开发根本不可能。都靠政府的棚改政策好,把我们那片区规划到了改造范围内,才让我们有机会住上这好的楼房,我们这个小区虽然地势有点远,还在完善中,但是政府已经开始给我们规划小区设施了,这几天在硬化小区路面,相信不久,这里也会有宽阔的马路、明亮的路灯和方便的公交车。在我的动员下,我们片区的68户居民都跟我一样,积极响应政策搬出了旧房子,大部分都装修好新房入住了,大家对现在的生活环境都很满意。”

镜头四

动员拆迁动迁干部“磨破嘴”

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工作风生水起,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棚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老百姓的支持。说到棚改工作人员的辛苦,那可是几天几夜都道不完。

王新华是住建局专门负责动迁工作的干部,即将退休的她依然奋战在棚改第一线。每天大清早就带着两个年轻的后生挨家挨户地量房测算,她走路健步如飞,工作雷厉风行,跟她一起的年轻人都佩服她的精力和激情。遇到不明白政策的居民,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直到老百姓完全知晓并心甘情愿地在协议上签字。王新华往往工作了一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中午碰到有居民家吃饭,就在居民家将就几口又立刻投入工作,碰不上,这一顿往往也就免了,只好等忙完了再吃。最忙的时候,一天就签下来26户,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王新华感慨道:“做这份工作很辛苦,每天不停歇地奔走,有时候还要跟老百姓磨嘴皮子讲道理。每拿下一个重点户,每成功签下一户居民,我心里那种欣慰和踏实,你们可能不了解,真的就是从心底里高兴,很有成就感。”

■采记手记

“三个到位”让居民与政府一条心

棚改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大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有序推进。达茂旗的棚改工作能够不断突破,高效运转,归结起来就是坚持做到了“三个到位”,让老百姓放心与政府联手做好这项惠民工程。

政策宣传到位,营造了棚改良好舆论氛围。为了确保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让老百姓及时知晓政府棚改好政策,在通过达茂旗电台、电视台、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介进行宣传的基础上,达茂旗住建局与百灵庙镇各社区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到棚户区居民家中,讲政策、做工作,解疑释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让棚改政策家喻户晓,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到棚改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棚改,人人支持棚改”的良好氛围。

工作措施到位,凝聚了棚户区改造强大合力。有效的工作措施是保证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的利器。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达茂旗住建局与社区居委会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将积极响应政府好政策的一部分居民发展成为居民代表,让这些居民代表深入老百姓家中现身说法,讲实惠、讲好处,从根本上消除老百姓的抵触心理,让老百姓主动签协议,从心底愿意签协议。二是每周四开一次棚改工作协调会,将一周内遇到的问题及时碰面汇总,由住建局领导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棚改的工作效率。三是住建局工作人员组成三支工作小组,一支固定工作小组负责镇内大片区集中区域的动迁工作,第二固定小组负责新区470户的动迁工作,第三小组为机动组,主要负责户主本人不在百镇居住等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随时动迁的居民。三个小组协同配合,大大加快了百镇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推进。

资金落实到位,破解了棚户区改造最大难题。资金是棚户区改造的血液,也是制约棚户区改造的最大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达茂旗一方面吸引社会资本,鼓励企业通过委托代建等形式参与棚户区改造,减轻政府短期集中投资的压力;另一方面,充分把握中央、自治区及包头市支持棚户区改造的利好政策,积极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接,做好项目申报、贷款审批等工作。截至2015年底,达茂旗棚户区改造项目授信额度为8.155亿元,到位资金5.265亿元,2016年又争取棚户区改造贷款项目2个,预计贷款额度为2.5亿元。

到2016年年底,百灵庙镇区内的危旧房将全面拆除,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从“忧居”到“安居”,达茂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如他们从平房搬进了楼房,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