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如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稳定增收?

5

红山区红庙子镇,种植户正在包装收获的西红柿产品。 记者 池梓茗 摄

6

红山区红庙子镇,种植户正在蔬菜温室中给芹菜除草。 记者 池梓茗 摄

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山区坚持把农牧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牧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截至目前,红山区共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3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2015年末,加工型企业68家,销售收入62.13亿元,利润总额5.91亿元;流通型企业19家,交易额5.79亿元,利润总额4695万元;种养殖企业3家,销售收入1.75亿元,利润总额1024万元;专业市场3家,交易额24.15亿元,利润总额4956万元。红山区龙头企业大多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在“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下与红山区及周边地区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牧户近20万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农牧民的经济发展。但现有的联结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主要措施

红山区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中,制定了《红山区关于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工作方案》,建立了领导组织,确定联系人,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区委主要领导刘万虎书记联系内蒙古佟明阡禾食品有限公司,区政府主要领导林晶华区长联系内蒙古增嘉园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苗秀明副区长联系赤峰天虹花卉市场。目前三位领导已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并根据企业需要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和落实。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每个季度对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进行调度,形成报表,及时掌握企业利益联结情况,对做法好的企业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形成典型材料进行全面报道。如赤峰东荣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牧户”的做法,建基地、保价格,搞好标准化养殖,实现养殖户稳定增收,扶持发展绒山羊养殖示范户,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达到了提升羊绒品质、增产增效的目的。内蒙古增嘉园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开始走的是“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要求农户按照国家有机粮的种植标准和要求集中连片种植有机粮。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公司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免费提供种子,每亩地提供有机肥和农家肥补贴40元,初期有机认证8000亩,公司补贴每年就是32万元。秋天收购时,农户的有机粮食,公司按高于当时市场价格30%收购,并把此价格作为一年内的最低保护价,如果一年内粮食价格上涨,农户可以到公司按市场最高价格结算。由于价格优惠,让利于农户,种植有机粮的农户每亩收入提高了200元以上,8000亩农户多收入了160万元。从2013年增嘉园开始尝试走“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外围土地让农户自己单独经营,全是种植杂粮杂豆,把中心地带的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到公司,公司对这部分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线,统一平整,打配机电井,上滴灌设施,把经济效益做到最大化。被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到公司打工,这些农户既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用又可以挣到打工钱,目前流转土地后的33户农户,每户有存款20万元以上。成立金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进行种植,最后由公司统一回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主要联结方式

为做强产业,做大市场,满足农民对生产资料、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生产效益的需求,红山区在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市场联结、订单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土地流转、农企对接为主的五种半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市场联结。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及自身需求量,在市场随机收购农产品,双方不预先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这种方式在部分饲料加工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较多,如大中饲料、中正饲料、独伊佳风干牛肉等龙头企业。该利益关系优势为:农户与龙头企业都可自由决定交易对象,获取最大的市场利益。但企业及农户需承担不确定风险,双方关系不稳定。

订单农业。企业通过合约确定农户为原料生产户,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服务的方式,建立“公司+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保障加工原料供给,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同时,部分企业对加工原料实行定价收购,通过定价保障农民利益;部分企业对加工原料实行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低迷时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加工原料稳定供给。经统计,2016年红山区订单农业直接带动本地及周边农户6万户,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31万亩,订单养殖达到50万头(只)。如颈复康药业集团赤峰丹龙药业有限公司2016年与3万户农民签订中药材种植合同,完成订单面积10.1万亩,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农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专业合作社(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入社(协)自愿,退社(协)自由”的原则,红山区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产加销一条龙、工贸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如西城办事处大三家村成立的花卉协会,通过协会为全村花卉产业组织生产、寻找市场、保护花农利益。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家、成员8051人,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达到4.5亿元。

土地流转。红山区土地流转工作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积极稳妥实施推进,主要以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的方式进行流转。农户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种植能手,以入股分红或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得基本利润,再以产业工人的身份优先进入企业务工,获取工资实现利润。如西城蔬菜批发市场,利用土地流转方式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4500亩,吸纳500余名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到市场经营、务工,实现了公司、农户双赢利的目标。2015年,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为2.95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2.3%,签订耕地流转合同4947份,有效推动了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产业化经营、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农企对接。红山区农企对接利益联结机制主要表现在养殖业,具体情况是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兴办养殖小区,实现集中饲养、分户经营、统一服务,形成“企业建小区,小区带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红山区有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企对接方式同农户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模式,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户近3000户,实现了共赢目标。

问题和建议

红山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采取以上五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牧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但总体来看,现有的联结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由于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水平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带动辐射能力弱,在运行中往往忽视农户的利益,致使联结较为松散,与农户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能力弱,市场观念普遍淡薄。目前农村仍然以“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格局为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极其分散,农户对与企业的利益联结不够重视,缺乏与企业同风雨共命运的意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现有的基础上很难实现。

(三)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联结企业与农户的运作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强,在遇到市场波动时,订单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约束。

(四)利益联结关系较紧密的机制大多处在探索阶段。进展较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观念陈旧,以我为大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不愿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是农民思想守旧,没意识到与企业深度联结的优越性,同时也有对企业经营能力的担忧。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