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培育发家致富的“有益菌”——突泉县永安镇菇丰菌业有限公司侧记

 

您见过杏鲍菇是如何生长的吗?记者在没有见过之前,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但是当记者推开杏鲍菇生产车间的大门时,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排排整齐的栽培架上长满了已经成熟的杏鲍菇,身在其中就像步入杏鲍菇丛林,更像走进了童话世界里的小矮人群。闻着杏鲍菇散发出的幽幽清香,真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一株株杏鲍菇是突泉县永安镇菇丰菌业有限公司发展的“瑰宝”,更是永安镇百姓的“摇钱树”。

公司负责人刘赞靠自己过人的胆识和聪慧的头脑,做活了食用菌产业,不仅仅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是让许多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棚里种出“摇钱树”

几年前,突泉县永安镇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耕,一年四季一家人种上几十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那么1、2万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方式的单一化已经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如何增收是农户和政府几年来共同面对的难题。务农是农民的老本行,现在家家户户种地基本靠机器,人工用量越来越少,农民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多,怎样利用起这些空余时间就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

记者来到永安镇菇丰菌业有限公司一探他们带富村民的秘诀。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公司发展的几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工厂化生产的过程。生产大棚也从最初的几座简易棚发展到如今占地7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建设专业食用菌大棚350座,现代化食用菌工厂1家,生产出来的食用菌通过包装后,销售到北京、哈尔滨等地,让食用菌真正变成了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农户致富领军人

“本村贫困户和有意愿的农户,只要他们愿意,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建上大棚。现在已有24户出菇赚钱了。”突泉县永安镇菇丰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赞介绍说。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感慨地说,因为发展庭院经济,村里一天比一天漂亮了,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和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相比,菇丰菌业有限公司里的景象有了鲜明的反差。在这里记者看到,工人们安静地坐在车间里,头也不抬地忙于手头的工作。分管运输工作的工人,细心地搬运着每一箱食用菌,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运输车上,推送至指定地点。在菇房里,记者看到了已经成熟的杏鲍菇,各个长势喜人。雪白的菌棒,粗壮的菇体,像是在告诉人们它已经成熟了,正在等待采摘。当记者在菇房参观时,发现其中的一个车间有工人正在采摘成熟的杏鲍菇,这名工人是家住永安镇永发村的村民赵淑梅。赵淑梅告诉记者,她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在菇房工作,现在已经工作了近7年的时间,这7年时间里,她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每个月2000元左右。赵淑梅说:“在没有来这里工作之前,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务农,也曾外出打零工,但是一直不能适应外出打工的环境。菇丰菌业在家门口成立后,我第一批就来应聘了,现在每年能增收2万多元,工作时间还短,工作也不累,我特别满意!”

据介绍,菇丰菌业有限公司所运营的食用菌产业,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80余人,在夏季公司忙的时候,用工达到100多人,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又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据统计,在不影响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平均实现年人均增收2万元。

此外,永发村以扶贫攻坚为契机,联合该公司开展了“食用菌168发展计划”。即:在永发村进行食用菌产业统一规划,为168户群众每户免费建专用食用菌大棚,为群众免费提供菌棒及技术指导,并以高出市场价回收产品。“公司为农户提供10000棒菌棒,菌棒保底价1元,现在一棒能产一斤多杏鲍菇,农民增收6000—10000元。”公司负责人刘赞介绍说。

“去年在这干一年了,赚了3万元钱,还学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今年我家园子里也建食用菌大棚了,现在已经开始出菇了。”忙着装菌袋的永发村民邵德阳笑呵呵地说道,“现在我家的庄稼已经种完,养蘑菇跟种地没啥影响。”通过龙头企业与庭院经济的结合,村民可实现大田种植、牲畜养殖和食用菌栽植三位一体的增收致富模式。截至目前,永发村现有大棚350座,户均增收8000余元。园区内现有工人45人,年薪25000—30000元,临时工100余人。

 

创业路上多艰辛

现在公司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公司成立之初的艰难,却少有人知。

大学毕业的刘赞,一直游走在各个城市,外出打工10多年的时间,让他成了有心人。他在外地打工的时候,父亲已经在家乡成立了公司,公司刚起步,对于食用菌的种类选取、产品的销售都是巨大难题。

起初,公司选择了多种食用菌进行培育,经过短时间的摸索经营,发现过多的品种无法形成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每个种类的产出数量达不到订单需求,每一个品种所需要投入的技术资金也很大。刘赞告诉记者:“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失败的滋味也是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的。”尝到了失败的苦涩后,决定把种类进行细化,只选择市场销售比较好的几个品种进行经营。为了保证品种的优良,公司不断改进培育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专业人才,做精每一个品牌。

在有了高质量、高产量的产品后,刘赞开始了他的销售推广之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销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产品的销售量直接和企业的营业额挂钩。刘赞从来不放过每一次外出考察的机会,他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对当地的食用菌市场进行调查。他告诉记者:“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建厂投产。那个时候我主要和一些超市打交道,了解他们的食用菌销量,最后争取达成合作意向。”在刘赞的不断努力下,公司产品销售到北京、哈尔滨、沈阳等城市。稳扎稳打的经营理念、诚实可靠的合作态度,让刘赞这么多年积攒了不少经济上的合作伙伴,这也让他打开了公司的销路,源源不断地把生产出来的食用菌销售到其他城市的超市里,真正做到了和大城市超市对接。

一本庭院经,引出多条致富路。刘赞发现,在蘑菇生产过程中,玉米芯作为培育菌种的主要原料,能降低蘑菇培育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为百姓提供了增收的平台。玉米芯经过机械加工,变成一个个小颗粒,再经过机械装袋入箱后进行技术处理制成菌棒。

“我把这个废菌棒作为饲料,让我家的牛增肥很快,提前两个月出栏,而且每头牛多卖500多元,今年打算再多卖几头。”利用庭院养牛的永发村民善维平高兴地说。

用过的菌棒再经过发酵就会成为牛的美食,养殖户就不用买特别多的青贮和留存大部分玉米了,减少了很多的投资,还降低很多人工成本。从一个产业到一个链条,刘赞的菇丰菌业有限公司真正的把食用菌产业做“活”了!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