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人物故事】我的大学在江湖

3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本文主人公10年前放弃高考,没上大学,同样走出了一条星光大道。他说:“成功其实并不难,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说“王慧敏”没人知道,但说Stone ,人们会一片惊呼:“哇——石头。”

对,Stone,一个起源于包头的网红英语老师。发音纯正,超级严厉,对看不惯的,尖酸刻薄,爱爆粗口——这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即便这样,他的公益口语团每周有近600人申请要加入;也有“一对一”辅导,贵得要死,即便这样,你也不会轻易排上号……

这牛人师出何门?北外?哈佛?

“我没上过大学,自学11年。我的大学在江湖。”Stone坦然地说。

他“炒”了高考的“鱿鱼”

1986年,他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一个小山村。“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今天。”说起这些,他的眼圈有些泛红。

他至今也想不明白,没多少文化的母亲当年为什么那么执着地克服困难,带他到镇上读书。“可能母亲看我喜欢英语的原因吧,镇上四年级就学英语了,村里不学。”2001年上初一时,母亲在电视上看到有一种叫作“好记星”的英语学习机,就东挪西借凑了1000多元,从呼市买回一台。通过这个学习机,他学到了纯正的发音,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整个初高中期间,他的英语成绩一路领先,这期间,他接触并迷恋上了李阳疯狂英语。

英语成绩突出,但他的数学成绩却扯了“后腿”,150分的满分他也只能考到30分。他理想中的大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但自己的综合成绩让他距离梦想有些远,高三上半学期,英语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严重偏科考大学根本不可能,但是你记住,你这么喜欢英语,只要不放弃,将来你一定能指它吃饭!”就这样,他作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决定——辍学弃考,他不想浪费时间和金钱在不喜欢的事上。

2006年,他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离开了学校。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用自己的英语技能养家糊口,并且认识不一样的朋友,有不一样的收获。

“大学”课程从当传菜员开始

他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包头食尚餐厅当传菜员。那时,他心里牢记着二叔对他说的话:“做任何事都不是给别人做的,都是给自己做的。”打工期间,他兼职义务清理餐厅一楼的卫生间和后楼的海鲜贮物间。厚厚的污渍无处落脚,他利用休息日,自己买来清洗剂、手套、铁刷子,从中午11点多一直做到下午6点多,把地面清理得“锃亮”。以至于老板再来时,惊诧地问“谁做的?”

当时,餐厅给大家提供学习机会,每天下班会组织大家看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余世维老师《赢在执行》的课程,播放期间,只有他一个人听得津津有味,还做笔记。后来,别人干脆都躲出去了,整个房间成了他个人的专场。后来,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很快他被转为服务员,并被评为优秀服务员,老板亲自奖励他二百元钱。他兴奋极了,不是因为奖金,而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他没舍得花掉这二百元,而是把它们夹在书里当成了书签。

英语仍是他的最爱,第一次领到半个月600多元的工资,他全部拿来买了一个好记星电子英语辞典。

10个月后,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在上海打拼的日子

2007年3月,他义无反顾投奔好友到了上海。去了才发现,没有学历举步维艰,只能先找做服务员的工作。第一天,他去了一家快餐馆,一天下来,累得像条死狗。上海的姐姐对他说:“想要上到更高的平台,你就不要把自己的起点定得太低。”第二天他就辞了这份工作,把目光转向高端餐饮。

之后,凭着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他在上海外滩5号一家台湾人开的西餐厅MoonSha应聘成功。这是一家高档西餐厅,出入的大都是外国人,在这里他感觉像出国了一样。两个星期内,他就背会了所有的菜单、酒单,在这里,他像鱼儿见到了水一样自由地畅游。

在他的人生规划中,服务员只是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想上到更高的平台,他必须重新选择改变。后来的日子里,他卖过轮滑鞋,做过置业顾问,这些经历都让他收获了不少经验。随着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摩英教育集团创始人校长龚海Cypher,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变。

他从网上搜到学校的联系方式,电话打过去是助理接了电话,助理直接拒绝了他。他没有气馁,过几天就会再打一次电话,打到第五次的时候,助理告诉了他Cypher的电话。拨通Cypher的电话后,他激动得声音发抖。“您好,校长先生。给我5分钟时间不要挂我电话,让我先说一段英语,不然我怕后面没有机会了。”他这样开场。Cypher轻轻笑了,说:“你不要着急。”他讲了自己的现状,自己的梦想,然后说:“我想去您那,什么都可以做,扫地都行。”Cypher说:“不着急。我们这里暂时没有适合你的地方。”之后,每个月他都会在固定时间给Cypher打一个电话,汇报近期的情况,并表明自己的意愿。三个月后,Cypher对他说:“你来吧,我想见见你。”

他踏进了摩英教育集团的大门。试用期间,他结识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当时摩英教育集团的运营总监高飞Peter。当时Peter的新项目“英语成功学”刚刚启动。他在Peter手下,负责与各大学校沟通接洽。当他站在各大名校多功能厅的讲台,向满堂精英介绍项目时,那一刹那他特别感慨。那里曾是他学生时代多么渴望的地方,如今以这种方式来到这里,他觉得自己也同样成功。

当年他们那个团队里个个都是牛人,但是也个个“出生贫寒”:龚海从一个小学美术老师通过自学成为摩英教育集团创始人、校长;高飞从一个商场的保安通过自学成为世界大师中国行的首席翻译;李菲亚Terry从一个国家二级羽毛球运动员通过自学成为美联教育深圳区域校长;熊威Anson从一个数学系的毕业生通过自学成为摩英教育集团执行校长。在这样的团队中成长,让他坚信:只要坚持到底,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后来升至校长助理后,他实在太忙了,每年只能回家两次,一次只能待六七天。母亲对他非常思念,隔几天就要给他打个电话,还常常会在电话里哭。经过痛苦地抉择,他决定放弃上海的一切,回到内蒙古,离母亲近一些。临行时,Cypher和夫人去送他,说:“在内蒙古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让我知道,将来说不准我们还机会合作呢。”当时,他认为这个说法很讽刺,自己又成了一无所有的状态,怎么会和Cypher这样的成功人士有合作机会呢?

回乡开启创业路

2009年9月,他回到内蒙古。第一站选在呼和浩特。小姨在呼市居住,家里开了个“小饭桌”,说他可以从给孩子补英语开始。其实只有3个学生。每天早上6点,他带着孩子们跑步到新华广场。那时天还没亮,没有行人,他带着孩子们在路灯下大声诵读40分钟,之后,孩子们再去上课。坚持一个冬天后,孩子们英语提高很快,在学校的英语比赛中获了奖。之后,家长同学们口口相传,到了2012年,他已经有30多个“一对一”的学生。

但他心里最理想的地方始终是包头。因为亲人们在包头,小时候一到放假,他就会来包头玩上一段时间,高中辍学后,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又是在包头得到认可。婚后,爱人在包头也有亲戚,于是,他最终决定从包头重新起程。

2013年,他加入了包头的新概念教育集团,负责员工培训。2015年3月,他整理了自己的语料库在小圈子里开始与大家分享。后来,成立了微信公益教学的口语团。他喜欢与人分享,就像他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一样,不问收获,先真诚付出。

400多天的时间里,他只在爱人生孩子期间停了三天课,其他时间风雨无阻。一年多的时间算起来,先后有5000多人加入,其间,有主动退出的,也有被他清除的,最后沉淀下来现在有近2000人。口语团里除了有国内天南地北的学员,还有香港、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加拿大的学员,他们都是中国人移民过去的。每天清晨6点半左右,他就开始向大家发送当天的学习课程,包括课件,语音,发音规则讲解,实用场景描述,而且,每天都要分享一个正能量的句子……他乐此不疲。他说:“如果有一个全国影响的学习团体,是以包头为原发点,总舵在包头,而自己是一个发光体,辐射影响了一批人积极向上,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成功秘诀:屏蔽嘲笑

当年在村里,他一个人对着新闻联播学普通话,成为村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说普通话的人。从那时起,他就学会了屏蔽嘲笑,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动力。

在校时,他一直坚持英语晨读,为此他被楼上的学生扔东西、倒方便面汤汁;每天他在桌上放一个小镜子检查自己的口型,全然不顾别人给他起的种种外号;在餐厅打工时,他花光600多元买了“好记星”不把别人投来的不屑眼神当回事;在上海,他在公交车上朗读,听到别人说他“神经病”时,他反而更加大声……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我要做得更好!

有人问他,你学英语用的哪本教材?他说他没有教材,最好的教材在江湖。走向社会后,听到一句什么,都会整理记录下来,仅2007年一年,他就积累了20多本笔记。有了笔记本电脑后,他随时会整理记录下来。这些财富后来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料库。

他说自己是个厚脸皮的人,自己领域里的强人他都要想方设法地接近、黏合。他始终相信,这些正能量的人会将自己带上更高的平台。

“成功其实并不难,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他用11年的坚持,印证了这句话。

他叫Stone,虽然身板不伟岸坚实,意志却坚如磐石。(首席摄影记者  李强)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