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金丝楠木跌落"神坛"背后

2011年以来,金丝楠行情爆发,金丝楠乌木一度成为最疯狂的木头。到2013年高峰时,市场上一根金丝楠乌木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几万元,炒到了几千万元的天价。但疯狂过后的行情,又让人措手不及。2014年年底,金丝楠乌木市场突然整体开始遇冷。从每吨8万元,急剧下跌至现在2、3万一吨,投资者傻了眼,经营者关了门。(6月10日澎湃新闻)

投资者纷纷直呼“金丝楠的世界,看不懂了”,这样的画面与不久前媒体报道的“藏獒神话”破灭极其相似。开着豪华越野车,牵着高大威猛的藏獒,曾经是老板身份的象征。各类“獒王”层出不穷,价格被炒至百万甚至上千万……短短几年时间,火爆的藏獒市场一下子降温到了冰点:不少人数十万元买来的藏獒,如今白送人都没人要。

无论是金丝楠木,还是“藏獒神话”,落到这个下场,的确有些令人唏嘘。曾经加注在它们身上高贵而神秘的光环,无疑早已碎落一地,剩下的只是投资者、经营者的无奈表情。其实,就以金丝楠木为例,十几年前几千元一车都没人要,如今的局面只不过是物品价格理性的回归,是对市场投资行为的一种警醒:投资需理性。

说穿了,无论是疯狂的金丝楠木,还是“藏獒神话”,背后都是非理性炒作惹的祸。为了能卖个高价,它们被承载了诸多的财富欲望,比如藏獒,因产于青藏高原地区,纯种藏獒数量本就稀少,有着易被炒作的稀缺性,因此炒作者就将其描述成“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满足了一些群体的豢养欲望。

再如金丝楠木,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由于原料罕见,再加上古代宫廷多以此为建筑用料,使得有了被热炒的稀缺性。如今,这些曾经在市场上待价而沽的抢手货,一夜之间进入跌落神坛,除了投资的非理性,还折射出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观念,一些人只是为了某种虚荣感,在肿胀的钱包的鼓舞下,不断地更换着追捧的对象。

当然,无论是“藏獒神话”,还是金丝楠木,回归价值理性都是一件好事,毕竟这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只是,倘若消费和投资不能真正地回归理性,或许“藏獒神话”、疯狂的金丝楠木跌落神坛只是开始,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消费神话跌落神坛。即使是一个个消费神话跌落神坛,也未必能够遏制人们疯狂地更换追捧对象,炮制下一个神话。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