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11项文化项目上榜第五批非遗名录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当日上午,由自治区文化厅、市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第11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内蒙古展览馆拉开帷幕。活动现场揭晓呼和浩特地区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寿阳鼓等11项上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东海出席开幕式并观看非遗展演。

本次活动依托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传承及互动、呼和浩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果展等内容。在内蒙古展览馆广场,以我区世界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长调、马头琴为代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太平鼓舞、寿阳鼓、脑阁、踢鼓子秧歌等进行了精彩表演。在内蒙古展览馆内中心舞台举行了蒙古族28个部落的服饰知识讲解及模特走秀。

活动中,来自我市的非遗项目赛罕窗花、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工艺、青城面塑、土默特左旗剪纸、微型仿真工艺制作技艺、新城蛋雕、蒙古皮画、银家泥塑、德兴源烧麦、武川莜面制作技艺、归绥传统面点制作技艺、青城糖画等进行了展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现场还通过展板图文并茂展示呼和浩特地区的非遗项目。此外,当日8时至22时,在Z315/6次列车上,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包头铁路客运段呼京车队组织开展晋剧、爬山调、和林格尔剪纸、武川莜面制作技艺、蒙古皮画、蒙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表演,在车厢里与乘客互动传习。通过此次宣传展示和体验活动,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本次活动向内蒙古大学、市图书馆赠送《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文集》,颁发呼和浩特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牌匾,并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2016年传习补贴。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项目78个,自治区级项目342个,盟市级项目1190个,旗县级项目2310多项。有国家级传承人4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64名,盟市级传承人2104名,旗县级传承人3732名。(记者 王中宙)

【组图】“非遗”展演闹青城 

6月11日,小演员们在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当日,“第11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展览馆开幕。活动中,来自呼和浩特市的脑阁、糖画等近20个非遗项目进行展演,为观众们献上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6月11日,小演员们在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当日,“第11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展览馆开幕。活动中,来自呼和浩特市的脑阁、糖画等近20个非遗项目进行展演,为观众们献上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记者 连振 摄)

6月11日,小演员们在活动现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

6月11日,小演员们在活动现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

6月11日,市民在活动现场观看糖画制作技艺表演。

6月11日,市民在活动现场观看糖画制作技艺表演。

6月11日,一名小观众在观看内蒙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料。

6月11日,一名小观众在观看内蒙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料。

这是6月11日在活动现场拍摄的蒙古族传统服饰表演。

这是6月11日在活动现场拍摄的蒙古族传统服饰表演。

这是6月11日在活动现场拍摄的蒙古族呼麦表演。

这是6月11日在活动现场拍摄的蒙古族呼麦表演。

【组图】“非遗”上列车 传承在旅途

6月11日,一名旅客在列车上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皮画。

6月11日,一名旅客在列车上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皮画。

6月11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皮画传承人陈小燕(右三)在列车上为旅客介绍皮画绘制技艺。

6月11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皮画传承人陈小燕(右三)在列车上为旅客介绍皮画绘制技艺。

6月1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郭荷燕(右二)在列车上为旅客传授剪纸技艺。

6月1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郭荷燕(右二)在列车上为旅客传授剪纸技艺。

当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在呼和浩特至北京的Z316次列车上举办“非遗上列车,传承在旅途”主题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车厢里为旅客展示蒙镶工艺、和林格尔剪纸、武川莜面制作技艺、晋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让旅客与“非遗”近距离接触,共享传统文化魅力。(摄影/王正)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