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市庭院经济走出新路子

绿油油的秧苗、迎风摆动的果树苗、干净的鸡舍、坚实的冷棚……这是日前记者在乌兰浩特市庭院经济现场观摩会上见到的乌市各镇(园区)发展庭院经济的累累硕果。

今年以来,乌市按照盟委、行署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决策部署,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三级联动、五种发展庭院经济的模式,计划投资2800万元,实现全市58个嘎查村庭院经济全覆盖,重点打造35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培育80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达到庭院经济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三级联动三结合,凝心聚力效果好

“在羊舍边种葡萄和蔬菜,葡萄成熟了可以酿成酒,我们以后打算建立餐饮服务行业,这样农民们生产的蔬菜、酒、羊肉都可以在当地自产自销,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而且羊吃秸秆产生羊粪,羊粪又可以作为化肥滋养土地,环保又经济。”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书记白双龙介绍说,义勒力特嘎查通过找准小庭院与大产业对接口,做到庭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逐步构建起采摘、餐饮、观光、旅游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展庭院经济过程中,乌市遵循“三结合”发展思路,即庭院经济发展与提升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同时又建立起三级联动机制,采取“三包”,即市级领导包镇、科局包村、技术人员包户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乌市农牧业局为每个嘎查村派驻1名农业技术指导员,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田间管理的全程跟踪服务。农牧部门定期开展种植、养殖等各类庭院经济产业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相关培训班30余期,培训1500余人次,印发有关庭院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资料1000余册。

五种模式五种产业,因地制宜前景好

“以前我们高根营子的豆角在市里就比较出名,家家户户都在庭院中种豆角,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庭院经济以后,更加扩大了豆角种植的规模,每户预计比去年增收2000元以上,农民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来到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嘎查书记王银山高兴地介绍道。

乌市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要求,在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意见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设计了五种庭院经济产业,以红鲜椒、韭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葡萄栽植为主的林果业,以食用菌和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笨鸡、肉鹅为主的特色养殖业,以休闲、采摘为主的旅游观光农业;同时推行五种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即单一种植模式、立体种植模式、种养结合模式、养殖模式、休闲采摘等模式,不断拓展庭院经济升级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庭院经济,预计乌市今年能够达到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建立冷棚的农户预计增收可以达到6500元,养鸡户预计可增收5000元。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