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人物】道口工的最后坚守

1

面对驶来的列车,举旗示意道口畅通。

1

目送列车安全通过道口

3

填写安全生产记录

4

道口自动报警装置

5

列车驶过,护送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过道口。

6

大多数时候,冯亮如都是这样静静地坐着。

6月2日上午8时56分,一列火车沿包环铁路从阿尔丁北大街道口呼啸而过,冯亮如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情况,按下了手中栏杆开启的按钮,等待的行人开始陆续通过道口……

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和公路网构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网,保障着人们的日常出行。随着我市城市交通格局的改变,高架桥、铁路涵洞在不断取代着原来由人看守的道口房,道口工正在成为历史。包环铁路24公里道口,最后的道口工做着最后的坚守。

■ 活动半径不得超过50米

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几乎成了冯亮如工作的全部,因为列车没有固定的通过时间,所以作为道口工,上班期间,他的活动半径不得超过50米,即使上厕所、吃饭,对讲机也不能离手。不能看电视、玩手机、读书,一切注意力必须全部集中在对讲机上。在这里,最煎熬的是寂寞,绝大多数时候,冯亮如都是安静地坐在门房中,看着窗外的车来车往。

“包环24公里道口,客车8201接近”,一列火车刚刚从昆都仑站驶出,通过联动系统,对讲机中传来了火车司机的声音,5分钟后就将到达。“包环24公里道口明白。”冯亮如一边回复,一边穿上反光衣,迅速走出门房并放下栏杆。“客车8201,包环24公里道口好了。”“客车8201明白。”准备工作做完后,冯亮如与火车司机再次相互回复、确认安全。与此同时,自动报警装置也开启并不断重复“上行有列车到来,请注意。”以提醒路人。

当列车距离道口不足百米时,立等在旁边的冯亮如举起信号旗,提示司机道口畅通,而司机则以鸣笛的方式示意“明白”,列车顺利通过。像这样,白天最多要通过16列火车。很多时候,冯亮如放下栏杆后会引起等待车辆和行人的不满。“火车还有那么远就不让过了。”通常情况下,冯亮如也会安抚地说一句“火车马上就来了”。但有的时候并不会如此简单。

“以前有一次,放下栏杆后,一个行人推着自行车硬要闯,而当时火车离道口只有大概50米远。”冯亮如回忆,看到此,他立刻跑过去将这位行人死死抱住,他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喝了酒。“火车呼啸着过去以后,他可能稍微有点清醒了,重复说了好几句‘谢谢’。”

■ 城市交通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往往一列火车刚刚驶过的一段时间是冯亮如最放松的时候。趁着这段时间,冯亮如与记者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冯亮如的父亲就是一名老铁路工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包支援建设。1983年,他也正式成为一名铁路工人,1985年开始在110国道与包环铁路交会处当起了一名道口工。而最初给他的感觉不是寂寞而是恐惧。

“那是包环21公里道口,那时候周边还比较荒凉,上夜班,只有我一个人在一个小屋里,就怕有陌生人闯入。”冯亮如说。去年,道口开始实施“平改立”工程后,他又来到了现在的位置。“那里预计7月份改造完,接下来就该改造这里了。”冯亮如话语中有一丝失落,因为,这里是我市最后一个道口房,而这意味着他们四班倒的4个人也将成为我市最后的道口工。

从1962年,包环铁路建成使用之后,北线包头东站至昆都仑站先后共有9个道口房,如今,最后一个也即将消失。“但这也是好事,改造后,列车和行人各自通行都安全了。”这让冯亮如很欣慰。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一些留恋,21公里道口改造期间,他曾多次前往,就是为了“看一看”。

据了解,阿尔丁北大街与环城铁路交会处,此前一直是属于相对偏僻的农村,由于人流量少,道口一直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也曾出过事故。2001年,随着城市的扩张,道口的车流量与人流量不断加大,给过往行人和列车通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道口房至此建立,运行至今,再没出现一次事故。

每天下午六点,坚守的道口工都要填写门口处的安全生产记录,如今已累计5972天无事故。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