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扶贫路上“三部曲”

 

奈曼旗本着“扶贫项目要适宜,扶贫质量要精准”的原则,选定适宜本地区开发的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扶持,使这些地区实现稳步、高质、精准脱贫。沙地水稻、旅游开发和引进药材,成为该旗脱贫致富路上的“三部曲”。

开发沙地水稻  让昔日“祸害”变“粮仓”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上个世纪测定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70.1%。经过治理到了21世纪沙化面积还有64%。白音他拉苏木是全旗沙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沙地面积占80%,也是群众受沙害最严重的地区,他们过着沙进人退的日子,人们报怨地说,这种“祸害”何时了!

该苏木满都拉呼嘎查韩斯琴在自家的50亩沙地上试种衬膜水稻,即在沙地底下20公分左右地方,铺上一层塑料,防漏水,其他就按种水稻的技术进行田间管理,到秋后“算帐”亩产千斤,纯收入2000元,是种玉米的5倍。根据测算,从平整沙地、铺置塑料到填平土地每亩用4600元,个人只花1000元,余下部分由苏木政府帮助解决,激发了群众开发沙地水稻的热情。2012年以后在居民马振国的的带动下,居住在沙区的农牧民,种水稻的农户越来越多,万亩沙海变良田。

该苏木还以企业带动的方式,加快沙漠水稻发展步伐。2015年内蒙古新中农沙地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该苏木的希勒图村,签约额2000万元,五年内将沙漠水稻面积扩大到10万亩,公司是种子、生产、销售一体化,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公司将承包的沙地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水稻,公司负责销售。除了企业带动销售外,还开始网络销售。白音他拉苏木满都拉乎嘎查沙漠水稻种植户王梅其其格去年开始网上销售大米,每斤11.8元,种200亩沙漠水稻,所加工的大米竟然供不应求。

 

激活旅游业  乐乐呵呵奔小康

用“玩沙”来“治沙”,发展沙漠旅游业。奈曼旗沙漠面积最大而又集中的地区就是白音塔拉宝古图沙漠,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从2010年开始截止到2015年底,累计投资3000万元,对宝古图沙漠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旅游项目进行建设。目前该旅游区可以开展汽车和摩托车比赛、自驾车旅游、摄影赛、沙漠探险、篝火晚会、徒步游、沙漠婚礼、野外探险、拔河比赛、沙漠那达慕等项活动,年均接待25万人次,为这里的居民开拓了财路。北宝古图自然屯47户人家,仅土地流转户年均收入20余万元,骆驼养殖户更发了大财,居民陈良养三峰骆驼供游客拍照用,年收入8万余元,村民尹巴塔、青松等几户人家,仅出租骆驼年收入也在5万元左右。105户的餐饮旅游村,家家户户发展养殖业、开餐馆,年收入非常可观。

奈曼旗将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来抓,围绕塑造“沙海明珠,魅力奈曼”品牌,积极参与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发挥沙漠、怪柳、湖泊、王府、古城等资源的作用,构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三条主线,中部以大沁他拉为核心,建设奈曼王府、固日班花草原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版块,北部以宝古图沙漠、孟家段湿地兴隆沼林场公园、怪柳林为重点的天然旅游版块。南部以青龙山洼、八虎山庄、陈国公主墓、新镇辽代砖墓室和土城子古城、桃山化石群以及秋季荞麦花观赏的休闲度假版块。形成度假游、生态游、文化游、民俗游和休闲游多元素的旅游体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体系。计划到2020年建成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左右,旅游业收入7亿元左右 。

药材落地  医治“穷根”

据奈曼旗农业局药材开发办公室主任张素君介绍,奈曼旗的土壤特点适应多种中药材的生长,而且经济效益比种玉米高出几倍,是脱贫致富的精准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奈曼旗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推进蒙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北疆蒙中药材科技产业园,构建种植、原辅材料生产,研究开发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链。

该旗从2012年就开始小范围、小面积试种药材,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药材打基础。该旗治安镇二号村刘桂霞在镇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李耀武的指导下,从种玉米的耕地中调出8亩种植中药材款冬花,按当时市场价格计算亩收入5000元,比种玉米多收入2520元。奈曼旗的沙日浩来镇地处山区和平原区结合部,土地几乎全部沙质土,很适合中药材生长。该镇居民刘国安从2013年种植黄芪,平均每亩产850斤,纯收1600元,目前,刘国安种植黄芪270亩,年纯收入432000元。实践证明因地制宜选定项目,才能实现项目精准、达到脱贫精准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旗种植药材有黄芪、苦参、关防风、北苍术、款冬花等14个品种近5万亩。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