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打车软件火了,老年人打车难了?

今年63岁的陈阿姨家住东河区。不会开车的她出门一般都会选乘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可最近一段时间,陈阿姨却发现打车出门越来越难。不是等不到车,就是等来了司机却说拉不了。是出租车司机“挑食”,还是用打车软件的年轻人抢了机会?

老人打车被拒,因打车软件盛行?

陈阿姨告诉记者,前阵子她准备打车从滨河西苑小区出发给外孙买东西,刚出小区门口,正好看到一辆出租车下客。陈阿姨赶忙跑过去准备上车,却被出租车司机拒绝了。司机让陈阿姨再拦一辆车,因为他刚接了滴滴打车的单。这时,刚下车的乘客告诉陈阿姨,现在的哥都忙着接打车软件的订单,一般不拉在路边拦车的客人。陈女士听了似懂非懂,不过她总算明白为什么自己最近总打不上车了。

家住胜北社区的李大妈今年已经72岁,近期不慎摔倒导致腿骨骨折。在康复期,她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检。周六,李大妈在女儿的陪同下准备打车前往医院复查,没想到这等车就等了20来分钟。“我看见有些空车也不载客,好容易拦下一辆问了才明白是附近的乘客已经用打车软件预约了。年轻人确实比老人用车多,有了高科技的软件方便了很多人,我们平时坐坐公交也很方便,但是紧急情况下想用车往往打不到车。”李大妈说。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手机打车软件使用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以25~35岁最多,占了57%,但50岁以上的使用者只占1%。此类新兴APP对接受新鲜事物快的青年群体吸引力更大。通过对300多人的随机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年龄超过50岁的人,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率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并不强,使用打车软件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会使用智能手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年轻群体,年纪相对较大的群体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很难与年轻群体一样享受打车软件的便利和优惠,甚至由于打车软件的出现,导致很多老年人路边打车经常遇到被拒载的现象。

有的哥称用打车软件后“生意不断”

出租车司机王飞告诉记者,在打车软件火了之后,很多的哥都愿意接打车软件订单,特别是早高峰时段,王飞说,现在使用打车软件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别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连40岁以上的中年人都不多。

王飞表示,目前,老年人难打车的情况确实存在。“像我一天,使用了两个打车软件,基本上生意不断,快到目的地了,下一个乘客早就预约好了。一天下来,只有偶尔空闲的时候,会在路边搭载上一两个拦车的乘客。至于老年人,就更少了。所以,不会使用软件的老年人就很难打到空车了。”王飞说。

业内人士表示,打车软件的初衷本是减少市民出行打车的等待时长,减少车辆空放时长。但目前来看,打车软件带来的便利只方便了一部分人。像老人、孩子及不使用软件的人越来越难打到车。有专家建议,软件公司是否能针对打车‘弱势群体’进行软件优化,比如,字体变大、操作便捷的老人模式、绑定子女代付等,从而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