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凉房里的记忆

凉房前堆积杂物存有火患

拉希站在凉房前满满的都是回忆

一处待拆的凉房

一小区凉房周边的环境差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2016年是呼和浩特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收官之年。历时近7年时间,呼和浩特市将完成对四个区符合条件的全部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伴随着老旧小区的改造,凉房这个独特的建筑形式,绝大部分将被拆除。为了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拆除凉房势在必行,但是凉房里又承载着市民们多少记忆啊!在这些凉房即将告别历史舞台的前夕,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些关于凉房的点滴。

曾发挥“大作用”

5月26日,听说记者来采访凉房的故事,76岁的拉希将记者领到了他家曾经的凉房前,并让记者给他拍照留念。在他居住的地质局南街的报社小区西侧一排南北走向的小凉房中,曾经有一间是他家的。前几年他居住的小区进行供水管网改造,需要征用这片地修建泵房,他就将自家的凉房交了出去。能为小区的居民们做点儿贡献,拉希觉得挺光荣。

报社小区建造于1991年,当时修建的家属楼面积都在五六十平方米左右,每户都配套一间凉房,用于放置杂物和储存秋冬季节的蔬菜。拉希记得刚从平房搬进这栋楼房时,家里人都特别兴奋。在此后20多年的楼房生活中,那间小小的凉房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9~10月间,家里都要购买大量的冬储菜,放进凉房的菜窖里。一家四口整个冬季的菜,全靠这个时候储备了。临近过年,凉房里的东西就丰富了起来,猪肉、鞭炮、糖果、糕点、烟酒……所有的年货都储存于此。

一晃20多年过去了,拉希每次走过凉房时,总有许多回忆涌上心头。

满满的回忆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呼和浩特市所盖的住宅楼,房屋面积都在五六十平方米左右。由于居住面积较小,每套楼房都相应地配备一间凉房,用来存放杂物。

凉房里一个重要的设施就是菜窖,用来储存冬季的蔬菜。菜窖是在盖凉房前就挖好了,一块方形的厚木板下面便是菜窖,大概两米深。窖底很宽,平分为两部分,落脚处是实地,角落里堆着几捆白菜;另一部分则铺着沙土,沙土下埋着土豆和萝卜。

凉房还是存放自行车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是普通家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家家必备两三辆自行车。放学和下班回来后,人们就把自行车锁在凉房里。

2016年5月底,网上一项关于凉房的调查,引发了呼和浩特市网民的集体回忆。网友承诺说:“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暑假和下午放学后,就在凉房上玩,在凉房和凉房之间飞跃,那时没有冰箱,冬天凉房里放着雪糕,围着炉子吃雪糕。”网友hanlin说:“每次进入凉房,都得鼓起莫大的勇气,尤其是冬天需要拿煤的时候先把大块砸小块,再颤巍巍把小块装簸箕里,逃一样地跑出来,唯恐黑暗处伸出无形的大手抓住自己。”网友monster.赵说:“凉房内藏球鞋、地窖放土豆、房顶晒白菜。收拾一下往往有惊喜!”网友源儿说:“小时候在院子里打羽毛球,觉得凉房好高啊。现在若干年过去再回去,感觉凉房好低啊。”

网友们的留言,勾勒出了呼和浩特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了凉房在呼和浩特市市民承载的回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呼和浩特市新建设的住宅楼,多数没有了凉房。如今,凉房几乎成为了老旧小区最显著的标志。

拆除难成为改造阻力

时过境迁,在市民生活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凉房,渐渐失去以往的功能,反而成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绊脚石。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物业管理办办公室主任武建华现在最头疼的工作,就是辖区凉房拆除工作。今年是呼和浩特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后一年,赛罕区554个老旧小区中仍有一些未改造完成,计划今年全部完工。

“从今年年初起,赛罕区6个街道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入户做群众的动员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武建华对记者说,目前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多是老年人,他们对拆除自己使用了二三十年的凉房很不配合,这给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进展造成了极大阻碍。

这些需要改造的小区多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整体表现为基础差、面积小、缺乏物业管理、脏乱破旧现象严重。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包括修补围墙、铺设绿地、修建停车位、粉刷内外墙、做外墙保温和防水工程,完善水电暖等配套设施等。

拆除凉房,是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的第一步,不拆除完毕,施工材料、车辆就无法入场,后续的改造工程就无法进行。要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就需要拆除凉房。今年,赛罕区有9000多间凉房需要拆除,目前只拆除了其中的3000多间。

赛罕区面临的困难不是孤例,记者调查了解到,拆凉房困难的问题在玉泉区、新城区和回民区普遍存在,因无法拆除凉房而导致老旧小区停止改造的事情屡有发生。

拆后环境会更好

5月底,家住养鱼池东巷的老旧小区居民们终于盼来了小区凉房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这里的居民李凤英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地下管网年久失修,经常往上返污水,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居民们多次用抽水泵抽水,但抽完没几天又是满满的污水。污水从各个凉房及楼院返上来,让居民们苦不堪言。

李凤英居住的小区今年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老旧小区的改造需要拆凉房才能改造管道,如果没有凉房主人的签字,拆迁工作就不能继续。该小区共有30多户居民,有一半左右的房屋已经出租,很多凉房已经不再使用。为了找到这些失联的凉房主人,街道办事处和居民们想尽了办法。

5月26日,李凤英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凉房拆除工作终于顺利完成,接下来小区的居住环境将会有大的改观,这是老居民们期盼了多年的事情。

要求无偿拆除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呼和浩特市从2011年开始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计划利用6年时间,在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大庆之前改造完成。市四区范围内共有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住宅小区1755个,总建筑面积约2327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四大城区的中心地带,涉及居民约37万户,100万人。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包括环境综合整治、房屋整修养护、完善配套设施、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几年的努力,呼和浩特市已经完成了147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实现了房屋全面整修养护、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观、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节能改造得到落实、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和安保措施落实到位的整治改造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改造,相对容易改造的小区已经基本完成改造,余下的都是规模较小,小区内违建、临建较难拆除,基础条件较差,供水、供暖、供气问题较多的老旧小区。今年,呼和浩特市将完成剩余28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其中新城区80个,回民区60个,玉泉区70个,赛罕区74个,改造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5.44亿元。

《呼和浩特市2015年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实施方案》中要求,老旧小区内的凉房、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物等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还严重影响小区维修更换地下管网工程、消防通道及整治改造效果的设施,必须无偿拆除。伴随了呼和浩特人几十年的凉房,承载着满满的记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