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土地流转“转”出农民增收“活水”

“崔强啊,我和我家那口子研究完了,你们合作社那么大,再多种我家那点儿地也不费劲儿,还是都给你种吧!”不久前,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和乌素嘎查村民梁福军给强强合作社负责人崔强打来电话,强烈要求合作社流转他们的8亩耕地。“中!我们尽快开个会,研究一下。”崔强说。

崔强是伊和乌素嘎查农民,同时也是嘎查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初,他和5位农户联合注册成立了强强农机合作社,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富带富。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台、覆膜机5台、玉米收割机3台、筑埂机2台,还有施肥机、播种机等配套机具20多台套,为合作社大量流转土地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建有现代化红干椒育苗大棚4栋,合作社与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用辽宁来的几名专家的话说,这家合作社率先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很多地方都需要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主动找农户流转土地,可在伊和乌素嘎查,为什么变成了农户主动找合作社?

崔强细心地告诉笔者:2012年,该嘎查探索开展了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试点工作,依法流转土地570亩,由于当时没有合作社,崔强本人以每亩800元承包费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当年取得良好效益,农户认识大幅提高。到2015年,流转土地达到2300亩,占全嘎查总耕地面积25.6%,种植的红干椒、膜下滴灌玉米使每亩收入1616元。合作社带动能力逐年猛增,就是因为合作社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所创造的高效益让加入流转的农户尝到了甜头。

加入流转的农户,省心、省力,算总账还多挣了钱。4月下旬,大田开始耕种,笔者在伊和乌素嘎查田地里看到,在这里打工的农户真不少。“合作社供饭吃,不用等到晚上,午休就发工钱。”为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刘丽告诉笔者。

崔强介绍道:“参与流转的农户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有80多人到吉林、沈阳等城市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4.5万元;有30多户在本村发展养殖业,年人均收入1万元;其余人就在我们合作社务工,年人均收入1.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我们社员也逐渐变得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社员年人均收入7万元以上……”

原来,土地这一流转,转出了农民增收的“活水”,村民主动找合作社流转土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