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同城待遇”下的梦想与困惑

“你是赤峰人,还是通辽人?”对80后李思佳来说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她的孩子却可能已经答不出了。

res07_attpic_brief

用李思佳自己的话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我是全国2亿多农民工的一员。而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过50%关口,而这背后,则是无数像李思佳一样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人生轨迹的变迁。

“对于呼市这样的都市而言,有太多外来人口在挥洒汗水,为这座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无论成就如何,如未获得当地户籍,‘外地人’这个略带歧视性质的帽子就会一直跟随。”已经在呼市工作、安家近10年的李思佳说,自己不仅是首府城镇化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所带来的户籍制度的变革,去年,李思佳一家终于摘掉了“外地人”的帽子成为了真正的呼市市民。

时间节点回到2015年10月21日,影响国人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在这一天真正松动。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而这也预示着原本户籍附带的专属福利将慢慢淡化,体现出社会公平正义。而就在今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也印发实施意见,以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很明确,农牧民在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即可申请落户。

当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当进入城市不再成为难题,那么,在新一代外来人口打工者眼里,什么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同样,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对呼市这个城市意味着什么,对于传统意义的“呼市人”又意味着什么?

希望 

从2005年到2016年,今年30多岁的李思佳有近10年几乎都在呼市度过。

李思佳老家在赤峰农村。高中一毕业,她和几个同学便一起来呼市打工。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每个月拿七八百元就很高兴了。”刚到呼市的李思佳没有经验和高学历,从2005年到2009年,李思佳先后在服装厂、饭店、美容店等地方工作过,月工资也从最初的700元慢慢升到1500元。

res04_attpic_brief

2010年前后,她用打工攒下的钱远赴广东学习美容美发,之后又回到了呼市。“因为我对呼市最熟悉,找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体力活。”她告诉记者。

现在,李思佳自己开起了美发店,“每个月扣除房租、水电,也能收入五六千元。”

和李思佳相比,离开老家通辽到呼市打工的王旭升,则还在为梦想而“挣扎”。

这个生于1987年的小伙子,现在在呼市某企业工作,拿着2600元的月薪。他与别人合租的房子约60平方米,月租金1000多元。“感觉一个月存上500元就不错了,压力太大了。”

但王旭升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他的梦想, “别人开宝马,我们也可以努力挣钱去开宝马。虽然我现在说不出来怎样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但是我觉得有可能。”在说出口的瞬间,王旭升又充满了自信。

“他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不一定能买上宝马车。怎么不想着去找一份更高工资的工作?为什么不想着去建立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这不也是梦想吗?”刚从老家来呼市看望儿子的王旭升的爸爸则对其的想法非常不认同。

对此,内蒙古大学教授何生海认为,“对青年一代打工者来说,宝马可能代表的不只是一辆汽车,还代表了成功、地位、品位乃至社会认同等等的符号。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眼里,消费已经不只是为了满足需求,还有希望。”

深度|归属感还有多远?“同城待遇”下的梦想与困惑 (2) 2016年05月26日 09:22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本站编辑:王秉姣 我要评论0

困惑 

相比于王旭升,“成家”则成为陈浩东现在最心烦的事,也是他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

来自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陈浩东,现在呼市的一家保险公司打工。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包头、北京工作过。离开北京时,他和当时的女友分了手。

res01_attpic_brief

“结不了婚让我很苦恼。”陈浩东告诉记者,“我将来想回老家生活,但是在呼市和老家都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他认为打过工的这些城市只适合工作,不适合生活。“因为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

面对城市的高房价,陈浩东的选择和不少青年打工者一样——在老家建房。2014年,他用自己多年攒的钱、父亲的资助,加上借外债,在老家盖起了新房。“这是我这些年来最大的成就。”

“对于像我这样正在存钱盖房的打工者来说,其他的消费都要被压到最低。”作为过来人,陈浩东深有感触,“虽然有的同事月结余比较高,但是他们一旦盖房或买房,就立刻进入负债状况。”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像陈浩东这种“在老家买房、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情况相当常见。“这是一种‘加和为零’的游戏。”陈浩东告诉记者,自己曾看过一本描写打工者现状的书,虽然书名已经记不清了,但书中所写的内容却像自己的真实写照——“当房子和居住地长期分离的时候,房子存在的意义便大打折扣。城镇化在大步推进,在农村盖房子的人后悔了,在县里买房的人又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想在市里买,却已经买不起了。”

采访中,一些80后90后的青年打工者向记者坦言,在传统意义上来说,买房子主要是为养老,但是,因为自己的子女将来必定不会在老家谋生,等老了以后,也许仍会面临“无法养老”的问题。

对于回老家之后的生活,陈浩东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40岁之前能回去,就在老家找点事做;如果50岁才回去,就打算学一门手艺,用手艺谋生吧。”

采访中记者发现,从买房这一问题上,折射出了部分青年打工者的困惑。

过客 

而对于来呼市有十几年了,一直没再离开过的安徽人张国栋来说,自己到现在也没有想好以后到底会留在哪儿。

上世纪90年代末,张国栋就离开家外出打工。最初,他跟着同乡四处奔波,去过甘肃、宁夏、北京等地。2006年的时候,他来到呼市,开了一家汽车配件店,一直干到现在。

res10_attpic_brief

张国栋有两个儿子,由于一直没有买房,儿子的户口都上在了老家。“我不是重视物质的人,未来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的教育,将来考中学,非户籍的孩子会面临种种困难。”

在呼市十几年,张国栋依然不认为自己已经在呼市扎下了根。“城市压力太大了,我的性格比较适合小乡镇里安逸的生活。未来是不是会回老家,我也说不好。”

同样的心态,也出现在了来呼打工的王云山身上。

1986年出生于河北农村的王云山,已经在呼市一家乳品企业站稳了脚跟。2014年,他在单位附近看中了一套房子并付了首付,今年准备和同乡女友结婚。“我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这几年没有像好多人一样‘吃家里的’。我自己努力攒出了首付,这是亲手劳动所得,我很满足。”他对记者说。

但王云山依然没信心从此留在呼市。“家乡的亲人、朋友,都离这里太远。虽然自己在这里工作,但朋友圈子还是比较单调的。将来老人养老、孩子上学,都很麻烦。”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过客心态”是当下大部分打工群体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

“从农村到城市,我们的生活、思想、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也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而下一步就是实现在城市发展的梦想。但目前,我们还迷茫在城乡之间。”王云山的话也许代表了许多外来打工者的心声。

而现在,对于张国栋来说,最大的期待是:“希望我们这群从农村走到城市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弱势群体变为更有影响力、更有自信的群体。”

深度|归属感还有多远?“同城待遇”下的梦想与困惑 (3) 2016年05月26日 09:22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本站编辑:王秉姣 我要评论0

融入 

就职于我市某培训机构的杨亚,历经4年打拼,取得了一定成绩。“实际上,还是很难融入城市族这个圈子,工作、生活中处处小心,生怕因‘外地人’身份而被别人指责。”杨亚坦言。

“按照现有政策,我享受基本的福利没有问题,不过拿到户口还是有些困难。但我会坚持下去,也期待户籍改革后,政策会进一步放宽。因为拿到城市户口,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同。”杨亚如是说。

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对呼市这个城市意味着什么,对于传统意义的“呼市人”又意味着什么?

res13_attpic_brief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此,存在两种看法,一方面,是外地人认为给所在城市做出了贡献,理应享受同等福利。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市民认为,外来人口影响原有市民社会福利的享受,甚至直接推高了房价,理应限制。

“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的涌入城市,也使得呼市正日益成为一座移民城市,这样的人口构成当然构成了某种挑战。”何生海认为,城市因为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往往更容易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现在国内出现了不少移民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但并没有出现排外、封闭的意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这些地方得到了最大尊重。”

“我们必须认识到,‘来呼人员’是关系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财富。”采访中不少老“呼市人”坦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本地户籍人口”的利益诉求。

或许是习俗的不同,或许是语言的差异……怎样让具备相异性的不同群体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一起为栖身的城市奉献心力,对外来人口日渐增多的呼市来说,这一现实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那么,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的融合何以成为难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果承认所谓“融合”,其标志性特征就在于让生活于同一社区的人们,都具有共同的归属感,而当下“融合”之难,难就难在提升居民的共同归属感。

共同的归属感来自于何处?许多外来打工者意见基本相同——影响社会融合的无非四个因素:权利保障、就业、是否和当地人享受同样的待遇、有平等的生活机会。

近年来,从国家到自治区再到呼市,正在不遗余力地改变这一现状。就在前不久,按照自治区出台的《关于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要求规定,将按照市场需求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实现农牧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同时,内蒙古今后将全面放开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允许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农村牧区转移人口及家庭成员,在所居住城镇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实际居住地进行“居民户口”登记,并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此外,各单位对招用户籍在农村牧区的职工,要按规定与其签订合同,组织他们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农村牧区进城务工劳动者,可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农牧民工及其他农牧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整合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统筹谋划农村牧区转移进城人口住房需求,把进城落户农牧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农牧民工进城居住半年以上且申领居住证的,可向居住地教育部门提出子女入学申请,教育部门要按照城镇教育资源布局情况,就近安排入学,且享受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幸福 

“一言以蔽之,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提升所有居民的归属感,所有尝试都值得鼓励。”何生海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努力消除外来人口的身份限制。

今年4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农村牧区籍人员在自治区内城市、建制镇合法稳定就业,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夫妻双方父母,可以在就业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不受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即可以凭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条件申请落户城镇,也可以凭合法稳定就业条件申请落户城镇。

农牧民工进城的确有很多困惑,比如除了户籍,还有孩子上学的问题,家里老人的问题,他们的待遇问题、住宿问题、医疗问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只有当这些问题不再成为阻碍时,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城市更加幸福,更加稳定,也愿长期居住。

“其实,稳定就是能让我们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不再出现大规模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幸福就是让我们能得到社会的公共服务,让我们有基本的保障……”在杨亚的眼里可以看出,其实,幸福已经来到眼前。(文·图/刘军)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