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忘不了那顿馅饼

忘不了那顿馅饼

1959~1961年,人们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国农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特别是粮食减产严重,人民生活遇到了严重困难。首先面对的就是粮食短缺,能吃饱饭成为了每天面临的重大问题。

那时候,我在内蒙古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今师大附中)念高中,吃住都在学校。十七八岁正是能吃饭长身体的时候,偏偏赶上粮食短缺国家困难时期,因此,那段时期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整天吃不饱,饿肚子。我记得每天上午好不容易熬到下了最后一节课,迫不及待跑到学生大食堂,按小组分别用笸箩和铁桶打回主食窝头和山药白菜大烩菜,再分给每人两个窝头和一碗烩菜,一阵狼吞虎咽,眨眼工夫吃了个盆光碗净。肚里感觉只垫了个底,离吃饱还差得远了。再等到晚饭,定量比午饭还少。每人一勺小米饭多半碗烩菜,没等吃出什么味饭就没了。就这样顿顿吃不饱,天天吃不饱。能吃顿饱饭就成了心中最想念的事情。

那个年代人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话题便是和“吃”有关的事情:诸如做饭如何能增量,粗粮如何细做。同时也生出不少关于“吃”的故事,我和同学外出一起吃了一顿馅饼的小事,便成为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我们班有一位和我要好的同学叫孙本湘,性情温和,生性善良,在同学中人缘不错,从没和同学红过脸。我俩性格投缘,相处得不错,在寝室里我俩又是近邻,关系可想而知。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回到寝室,我俩见了面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有一天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我俩从我校和师院之间的界墙——一道铁丝网钻过去办事,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回头一看是师院院内一家小吃店。我俩不由得迈步进店一瞅,有几个客人正在吃着馅饼,香味扑鼻。小黑板牌价标明,每张馅饼收粮票一两,价格一角八分。经不住饥饿和香味的诱惑,我身上正好有一斤粮票和积攒了多日没舍得花的一元钱,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决定今天破例吃一顿,让肚子也过过瘾。我俩每人要了5张馅饼,找了座位,等服务员端上来。片刻功夫,服务员端上热气腾腾表面泛着油花的两盘馅饼,让人看着都眼馋。我和孙本湘相视一笑,低头不语慢慢品味起来。那真是从未有过的香啊,不忍心太快吃完,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速度仔细品味,细嚼慢咽,尽量让这美好的享受时光再长久些。尽管如此,还是不等肚子得到满足,盘子就已经光了。付了钱和粮票,两人带着回味,带着留恋离开了小吃店。一次俩人单独碰在一起,相视诡秘一笑,相约有机会再去“冒一次险”。但随着功课一天天加紧,自由活动时间几乎没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冒险”的机会。

步入社会以后,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和生活的酸甜苦辣,深知国家的安危与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幸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以后国家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吃饱饭再不是生活难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端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旅游、健身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漫长的生活道路上,我也吃到过不少美味佳肴,参加过无数婚宴酒席,但再也没有感受过那次吃馅饼时的刻骨铭心的味道与香甜。

我与孙本湘高中毕业后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回忆起当年在师院小吃店吃的那顿馅饼,总是叫我回味无穷,记忆犹新。文/杨曾志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