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城市的灵气——建设美丽赤峰系列评论·创海绵城市篇

北方各城市都有这样一个通病:城市常年缺水干渴,夏季偶遇大雨,却发生内涝,雨水白白流走。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新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城市整体治水的新思路,寓意城市像海绵,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可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可将70%的降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实施。其实,早在建设新区时,这一理念就已经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如让绿地低于道路,涵养地下水,在排水系统中体现集雨理念等。

赤峰年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因为少,所以珍贵,即便全部得以吸纳、利用,仍难解城市之渴。所以,我市启动了从三座店水库向城区供水的近期工程,开始制定从境外调水的长远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只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方面,更大的潜力是强化全社会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城市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推广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等多种措施。

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才是解决水荒的根本之道。从哪里寻找最充沛、最便捷的水源,如何建设最经济、最有效的引水工程,是彻底解决赤峰水资源紧缺,事关赤峰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山为城之魂魄,水为城之灵气。赤峰以红山文化闻名于世,名山有之,却独缺濒海临江或秀水穿城而过的美景。有人这样戏言,假如达里湖环绕在赤峰周边,那么赤峰无疑会成为内蒙古乃至北方最美丽的城市。尽管这种幻想不着边际,但足见水对一个城市的重要。说杭州,想起了西湖;说上海,想起了黄浦江;说兰州,想起了黄河。

古代先人选定了赤峰为居住地,是因为英金河、阴河、锡伯河在此交汇,依山傍水,渔猎为生,物阜民丰。时至今日,由于气候变化、水库截流、生态破坏等多种原因,三河经常断流干涸,环城河道严重缺水。除了靠恢复生态、涵养水源再现河道美景,靠生态引水形成环城水系已成当务之急。

环城水系不仅为城市增添诗情画意,更是为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平衡生态、润泽万物,同时为城市平添灵秀之气、灵动之美。水聚,则人聚、财聚,城市因水而名、因水而美。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