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 推动技术创新 劳模创新工作室 成为职工发明创造大舞台

一项小小的技术改进,每年可以为企业节本增效上千万元;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解决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自治区总工会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全区由劳动模范带头成立的860多家创新工作室,5年来累计实施技术革新6.1万项,获得专利2662项,已经成为职工开展发明创造的大舞台。

按照有劳模领衔、有创新团队、有活动场地、有设备设施、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有创新成果的“七有标准”,全区各地积极培育和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职工针对企业发展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创新,在技术攻关、节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治区劳动模范卢仁峰是内蒙古一机集团焊工,也是该集团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解决轮式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等23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取得了38项创新成果。其中,“解决轮式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500万元以上,工作室开展的“新型民品科研项目‘铝摇枕’焊接攻关”,填补了兵器集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彻底解决高速列车枕梁完全依靠进口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工作中,作为一名全国知名的“大国工匠”,他把很大的心血都花费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先后带出了全国劳动模范王文山、自治区劳动模范翟兴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付阿什楞等100多名徒弟,他们个个都成了技术骨干。他总结提炼出的“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已经成为全公司焊工学习成长过程中必学的“宝典”。

像卢仁峰这样的创新团队在全区还有很多。内蒙古北重集团车工、全国劳动模范郑贵有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共完成集团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60余项、提合理化建议560多条,为集团节创经济价值达657余万元;鄂尔多斯电业局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江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采用全交换方式组建信息化网络”,比国家电网公司同效果的典型设计方案节约投资千万余元;呼伦贝尔市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职工、自治区劳动模范钟志波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边坡监测及滑坡预警系统,每年可多采边帮煤200多万吨,累计创造利润近亿元。

记者从内蒙古一机集团工会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该集团从课题管理、过程管理、效果管理3个环节,对38个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评价,对推广应用并产生良好效益的成果进行表彰。仅2015年,一机集团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完成攻关和科研创新项目87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事实上,内蒙古一机集团大力发展创新工作室的做法,正是自治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职工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自治区总工会经济技术部一位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为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自治区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意见》,从加强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奖励机制、发挥劳动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对进一步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做出了规定。自治区总工会还提出了5年内创建2000家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862个,带动职工实施发明创造2.2万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4053项,有500项职工优秀技术成果受到自治区总工会表彰。

[责任编辑:包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