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市排查发现不合格钢瓶近3万只

4月25日,本报刊发消息《首府整治液化石油气市场:关停4座储配站》,对为保证呼和浩特市液化石油气市场安全无隐患,关停4座安全隐患较大的储配站,保留2座经过整改的储配站作为应急供应站一事进行了报道。其中,液化石油气排查整改情况取得明显进展。

4月2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新城区累计排查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4912户,发现不合格钢瓶25696只,下达整改通知书3904份,罚没不合格钢瓶1222只;回民区累计排查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8300户,罚没不合格钢瓶215只;赛罕区累计排查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5937户,发现超期、不合格钢瓶1989只;玉泉区累计排查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9622户,发现超期、不合格钢瓶1819只,扣押158只;金川工业园区累计排查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4974户,罚没不合格钢瓶276只。另外,呼和浩特市质监局累计检查充装站31家,检查非法换气点25个,检查钢瓶1434只,其中超检的52只,报废的766只,企业自检进行报废处理的1954只。

据了解,4月初,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根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要求,对全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做到无盲区无遗漏,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记者  郑慧英)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