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消失的俱乐部

无数在矿区生活过的人,都会对俱乐部印象深刻。无数人提起俱乐部来,都会为它点缀了当时匮乏的文化生活而感怀不已。矿区俱乐部,折射了矿区几代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侧影,承载了太多人的故事和往昔回忆。

每个矿区都会有几座标志性建筑,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俱乐部。由于俱乐部都在家属区附近,在一大片平房中,赫然耸立着高高大大的大礼堂,在矿区人心中,俱乐部就是一座“文化圣殿”。虽然很多俱乐部建设风格很雷同,但是相对于办公楼的方方正正,俱乐部的建筑很有独特的文化元素。在我的印象里,每当有吸引人的新电影上映,大家都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的消息,一时间俱乐部门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上千人一齐涌入俱乐部看电影的场景,大概每个矿区人都有印象。

俱乐部墙面上都有文艺骨干们手绘的宣传画,大抵是几个工人一起工作,以团结奋进为主题的内容。当年平沟矿区就出了很多这样的人才,有一个在矿区公安科工作的小伙子,由于画画得好,他手绘墙面的身影,就出现在俱乐部二层。

幽暗的礼堂里,一道光映射到大屏幕上,伴随着胶片轴有节奏地转动,影片徐徐上映。谁要是刚好站起来,挡在光束上,屏幕上立刻就会出现一个大黑影,礼堂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喝倒彩的声音。如果入场迟到了,就会有好心的售票人员,拿着手电筒,帮着找座位。

当年我同学的父亲刚好在矿区俱乐部工作。他告诉我们,最早电影放映都要靠手摇,所以没有严格的时间指标,每秒摇13、14格至25、26格都有可能。而一本拷贝1000英尺的标准在当时已经形成,放下来就是11~17分钟。当年放映机组采用前苏联技术,放映机组都是铁皮的,手摇式倒带机、散热风扇如今都已经成了文物。

那个年代,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匮乏,能花两毛钱看场电影,就是非常奢华的享受。学校经常组织看电影,同学们就一排排地站好队,心情很是愉悦,虽然看的都是《小兵张嘎》《鸡毛信》《白毛女》《一江春水向东流》《英雄儿女》等有着浓郁时代特色的影片。偶尔有《少林寺》这样的让大家都喜欢的电影上演,我们就跟着在俱乐部工作的同学爸爸,3个人买两张票,悄悄地混进去,坐在最后排,安静地看电影。

在矿区俱乐部,很多大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作为少先队队员,我胸前系着红领巾,无比崇拜地望着主席台的先进劳模和领导,感觉他们是那么让人尊敬。很多大型文艺演出也经常上演。无数矿区的文艺骨干,成为俱乐部里的“红人”,井下工人辛苦去下井采煤,艺术人才们就在俱乐部里紧张排练,要是矿上有人家的孩子,成了文艺骨干,走在街上都被人羡慕,听着大家无比艳羡地夸赞说“看谁谁的孩子,唱歌真好,是个人才呢。”家长心里可都乐开了花。一大批业余文艺骨干从台前走到幕后,在矿区俱乐部里成长,矿区俱乐部也变成文艺人才成长的摇篮,据说很多艺术骨干由于表现优秀,都从井下一线调到了机关工作。每个俱乐部里都有无数故事,那些年我们去过的俱乐部,不仅有硬板椅、水泥地,和打着手电找座位……还有更多矿区人难忘的记忆,尽管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却伴随着时代烟云,成为矿区人回忆旧时光的谈资。文/肖卫琴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