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推动内蒙古经济行稳致远

 

文件摘登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内蒙古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摘自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原则,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单纯规模扩张,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合理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扶优汰劣,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一部分、金融机构分担一部分、深化改革消化一部分、企业挖潜压缩一部分,着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动力。

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保障性住房与消化库存商品房相结合,支持农牧民进城购房,全面实行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机制,加快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加快推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支持房地产行业加快转型重组,做好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工作。

——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推动我区经济行稳致远

2015年,内蒙古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内蒙古经济运行能取得如此可喜成绩,归功于自治区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努力开创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扎实有效的工作。

去年,内蒙古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研究制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扶持小微企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落实重点项目专项推进和省级干部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实施重大项目三年推进计划。自治区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5%,完成投资4995亿元。多措并举稳定企业生产。“营改增”减负面达到99%,小微企业免税面达到97%以上,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80亿元。电力综合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60亿元,带动新增工业用电97亿度、新增工业增加值335亿元、税收42亿元。“一企一策”措施帮助3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工业用电量增长4.9%,高于全国和周边省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以存促贷引导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68亿元,搭建了金融、水务融资平台,设立了总规模240亿元的铁路交通、产业发展、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基金,向社会推出91个PPP项目、总投资1016亿元。盘活各级财政存量资金940.8亿元,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77亿元,有效缓解了地方偿债压力。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增粮食产量14.8亿斤、牲畜存栏670万头只,粮食总产、牲畜存栏均创历史新高。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完成企业技改投资1035亿元,增长41.2%。煤矿平均单矿规模188万吨,机械化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新增火电装机300万千瓦,形成142万吨煤制油、106万吨煤制烯烃、17.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的生产能力,电解铝加工转化率达到70%。建设移动、电信、联通三大云计算数据中心,形成70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能力,百度、腾讯、京东等知名企业入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对税收的贡献达到54.3%,分别提高1.3和3.7个百分点。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公布了三级权力清单和自治区本级责任清单,取消18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公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取消、停征、降低150个收费项目。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启动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大工业电价每度降低2.65分,电力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电量分别增长55%和157%。取消政府定价项目83个,缩减58.3%。推进财税金融改革。落实“营改增”试点和煤炭资源税费改革,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启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在22个旗县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金融机构新增信贷投放20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增长14.7%。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3家。全年直接融资1176亿元,增长54%。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经营业绩考核等改革,森工、矿业集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蒙能集团股权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后扭亏为盈。加快农村牧区改革。全区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4829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内蒙古经济航船破浪前行,朝着改革开放的纵深迈进,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日,本报以图解的方式,跟您一起分享这些成就。

 

 

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 保障经济稳步健康前行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保障内蒙古经济平稳运行对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保运行就是要保企业、保项目。针对内蒙古的经济形势,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治区把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作为保运行的重要抓手,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国家把煤炭、钢铁作为去产能的重点行业。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也是内蒙古的重点行业,做好这两个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正因如此,自治区成立了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初步方案》,明确提出了化解目标和举措:力争用3到5年时间,通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产能,引导退出、减量置换、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1.79亿吨。实现这一目标,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妥善处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引导企业减量化生产,并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对于钢铁行业,内蒙古正在研究制定《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初步方案》。方案初步计划用3到5年时间,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一批、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标准退出一批、完善政策扶持一批等方式,合理压减统计部门统计范围内的粗钢产能357万吨,力争使内蒙古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行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包钢等骨干企业不断做优做强。具体措施就是要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同时,分类处置不同类型的钢铁产能,支持重点钢企脱困发展,扩大市场消费,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僵尸企业”。

  扎实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也是内蒙古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途径。

  截至2015年底,全区商品房屋库存面积1.34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库存面积8213万平方米,约76.8万套;非住宅库存面积5181万平方米。同时还有已供地准备开发的约3000万平方米,去库存压力比较大。针对这种现状,前不久自治区及时出台《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控制增量、消化存量为着眼点,把握“四个结合”,即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农牧民转移进城相结合、与住房租赁市场拓展相结合、与政府补短板相结合。这为内蒙古房地产去库存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有力举措。特别是在推动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措施方面,4月9日举行的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上再次强调,要通过打通存量商品房和保障房对接通道,坚持将货币化安置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主要渠道,充分运用好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60%以上房源通过回购商品住房来解决。

  此外,降成本对于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指出,降成本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来抓,即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抓好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也不容忽视。今年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喜人。但从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等方面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形势不容乐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统筹推进电网、电源点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积极推进已获得国家路条的重大项目的核准和开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