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素图的杏

乌素图种杏的历史有数百年,卖杏收入一直是乌素图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杏,在乌素图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用杏换粮

在乌素图老人的记忆中,在解放前,乌素图村民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杏树,多的有上百棵,少的也有三五棵。当时,乌素图田少,大多数村民自产粮食不够吃,卖杏收入或用杏换粮是村民主要的生活来源。到了采杏季节,为了保证杏的质量,采杏人都要上树或登上高梯一颗一颗摘下来。第一天下午摘好,放在筐里,覆上鲜草或杏树叶,置于凉房。次日天没亮,就用担子挑上两筐杏,到呼和浩特的市场上卖。当时一名男子通常能挑30多斤杏,也有身强力壮的村民,一次能挑60多斤杏,中途只需在攸攸板休息一下,直接挑到呼和浩特的市场上,中午就能卖完返回。那时的市场,就在旧城翟家花园(现乌兰夫公园)的西墙外,杏挑到市场上,桥伢子(中介)就会主动上来估价,并联系买家,整筐杏卖给市场的水果商贩。因为乌素图杏很抢手,桥伢子帮助卖完杏后从不拿现钱,只是从每筐杏里捧一捧杏,就乐颠颠的走了。那个时候,只有杏树多的村民才会到市场上卖杏。大多数村民则是把摘好的杏装筐后,用毛驴驮到武川周边的农村换粮食,通常是一斤杏换一斤粮。杏农当时都拿不到现粮,而是和粮农约定当年丰收后兑付。那时候的人们都很诚信,从未听说过有拖欠和赖账的。由于民国战乱、日寇入侵,解放前村民换杏的路途并不顺利,为了躲避土匪和日本鬼子,从不敢走大路,都是翻山越岭走小路,一趟往返回来,得走上百里的山路。仅仅解决吃饭问题,也费尽艰辛。

统购统销

1958年,乌素图村民加入合作社以后,杏树和土地一样都收归生产队所有。每到杏熟时,杏园都有生产队派专人看管,采杏则由社员轮流负责。合作社采杏相对粗放,很少一颗一颗摘,由几个采杏人在杏树下面撑一个帆布大方包(当地人称杏包),一人用长木杆敲打树枝,杏就像雨点似的落入杏包,杏包盛满后筛选装筐,这样采杏效率高,但摔坏的比较多。每天的杏子采收后集中到生产队库房,次日,由生产队派社员用马车运到呼和浩特。那时,所有农产品都是统购统销,杏也不例外,都要统一运到市里的瓜果站,由专人评级、划价后,再运到各个水果门市部,由水果门市部过秤、签发收单,年底再由生产队统一结账。据说,在杏树入社时,生产队还给原来有杏树的社员每户保留两棵,作为自留树。但是,社员自留树产的杏也不允许自己卖,而是要把采好的杏交给生产队统一销售,再由生产队将杏款交给社员。到采杏时,社员都小心翼翼,不浪费一颗。每户的自留树虽然只有两棵,但收入不容小视。上世纪70年代初,村民王某就用两颗杏树的收入买了一辆自行车(当时结婚三大件之一),少说也得100多元,在村里很是轰动。

杏树分包到户

1982年,乌素图村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实行了土地包干到户。随之,原属集体所有的杏树也全部分给村民。每到杏熟季节,村里各个杏园里人影穿梭非常热闹,有摘杏的,有捡杏的,还有三五成群拿着杏包合伙收杏的。杏熟时村子通往市里的路上,多数都是卖杏的村民,有自行车驮的,也有毛驴车拉的,进城的、返回的人络绎不绝。当时,自由市场刚刚兴起,外地杏运输还不是很便利,本地杏在市场上就是宠儿,非常好卖,杏农收入颇丰。据说,东乌素图村郭姓村民有一颗大杏树,年产杏量达800多斤,按当时杏价能卖160多元,那时一般工人的工资才每月30多元,的确了不起。

1990年以后,由于乌素图离市区较近,村民到市里做生意、打工的逐年增多,家庭收入要比卖杏收入多出很多,因此,大部分村民很少打理自家的杏树,仅在杏熟季节采点杏自己吃,不再费力采杏运到市里卖。再加上,外地杏大量涌入呼和浩特,杏价下降,乌素图村民杏产业进入低谷。

大文章

新世纪初年,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爱吃水果的市民重新认识到了乌素图杏的魅力。加上村里引种了个头大、好吃、外观艳丽的新品种。每到杏熟季节,亲自到村里采杏的市民逐年增多。乌素图杏的品质,重新得到市民的认可,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杏树靠近路边的村民,就不用再把杏运到市里卖了,守在杏树下,杏就销售一空。有的市民在采杏之余,还主动叩开村民的院门,要求付钱吃一顿地道的农家饭。随之,村里很多农家乐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村里路况不好,雨季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且道路狭窄,交通极不方便,严重制约着农家乐的发展。政府就把村里的道路拓宽、硬化,而且还延伸到农户的院落和果园,在村里修建了古树广场、杏坞番红景区,绿化美化了村道,装点了村口,乌素图瞬间变了模样。现在,来乌素图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开办农家乐的人家杏子好卖,就连路边摆筐卖杏的价格也是一路攀升。如今,一个有几十棵杏树的小果园,卖杏收入上万元,一点也不新鲜。文/张建林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