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春天宝宝晒太阳也会过敏?

日光、空气和水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维持生命、促进健康的三件宝物。小婴儿适当地在日光下、空气中活动,对于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增强体质,提高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多晒晒太阳。不过,宝宝晒太阳还是有讲究的,我们该如何让宝宝科学地晒太阳呢?就此问题,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韦宜山。

常晒太阳可增强免疫力

韦宜山表示,在阳光里除了能看见的普通光线外,还有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照射到人体后,能使全身温暖,血管扩张,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宝宝的皮肤,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身体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促进骨骼生长,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有强力的杀菌特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等。

如何科学晒太阳

要正确选择晒太阳的场所。韦宜山建议,有些家长抱着宝宝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但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满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可以选择带宝宝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广场,因为浑浊的空气、汽车尾气和太多的粉尘对宝宝的呼吸道不好。

春天带宝宝晒太阳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大部分人认为春天的阳光较柔,多晒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其实春天的太阳紫外线含量也很高,许多妈妈经常抱着孩子一晒就是两个小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娇嫩脆弱,长时间晒太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等。”韦宜山建议,婴幼儿每天晒太阳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带宝宝晒太阳抓住两个时段。韦宜山认为,一般情况下,晒太阳时间以上午9点至10点或下午4点至5点最好,因为上午9点至10点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点至5点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韦宜山强调,在保证了宝宝暖和的前提下,尽量让宝宝的皮肤外露,接受太阳并不算强烈的直射。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还具有很好的杀菌功效。阳光产生的热量还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对身体是极有好处的。

谨防晒太阳过敏

春天的空气里含有大量的花粉和细菌,这些因素会使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宝宝受到伤害。皮肤过敏、瘙痒是春季宝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中,宝宝的脸部最容易受到花粉和阳光的侵袭,从而引发皮肤干燥、过敏等一系列症状。

韦宜山建议,为避免宝宝娇嫩的皮肤受到伤害,除了要控制晒太阳的时间外,晒完后还要给宝宝多喝水和擦点婴儿专用的润肤霜。对一些可诱导春季性皮炎的光感性物质,如油菜、菠菜、莴苣、无花果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对花粉过敏的婴幼儿,应尽量减少户外晒太阳的频率。

[责任编辑: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