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祖孙三代戍边接力

 

老吉满的外甥恩克与戍边官兵一起乘驼巡边

 

连队军医到蒙古包中为小吉满送医送药。

□文/图 记者 赵弘

狂风大作、黄沙肆虐,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尘暴总是会在初春时节如期而至。银根(边防连驻地)边防连第32任连长孙文政再一次来到3号牧民点,看望蒙古族阿妈老吉满,耳边呼啸而过的阵阵沙尘,好像在讲述着这里军民携手联防、守望相助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

上世纪50年代,边防连刚刚建立,老边防们就是喝着吉满熬的酥油茶,脱土坯、建营房、安家创业、执勤巡逻。多年来,吉满帮助连队驯化军驼,引导哨兵抓捕偷渡客,军民鱼水深情的故事讲都讲不完。“军民团结如一家,试看天下谁能敌!”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边防连刚盖起来的营房大门口就写着这两行字,这句话也成了她的家训。

76岁的老吉满育有六子一女,边防连周围8个牧民点30多户牧民几乎全部都是她的亲戚,妹妹小吉满也是民兵。“与其说我们是帮助连队维护边境安宁,不如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上世纪70年代,北部边境局势紧张,连队官兵就分散住在优秀民兵的家中。小吉满跟着解放军一起训练、共同执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连队放映电影,官兵拉着民兵们到营区观看;风大沙多时连队给养送不上来,小吉满就杀驼宰羊送到连队;逢年过节,吉满家族老少几十人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连队,与戍边官兵一起畅叙军民情谊。

春节前,团卫生队的医生到边防连蹲点过节,连队军医程默终于可以回家过个年了。恩克在距离连队60公里的路边等了1个多小时,就为给军医带条羊腿回老家。当听到恩克的母亲小吉满最近心脏疼痛卧病在床的消息后,程默跳下车前去看个究竟。心肌缺血,情况危急,程默将消息传到军分区。军分区第一时间协调最近的解放军第五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小吉满出院回家后,连队卫生员每周巡诊时都要去为她测血压,查病情。“这些兵娃子比我的儿子还要亲!”小吉满说。

50岁的宝勒德是老吉满的大儿子,也是阿拉善军分区辖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蒙古包哨所”的哨长。边境地区人口基数小,苏木(乡)、嘎查(村)民兵高度分散,阿拉善军分区就结合临边牧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特点,将沿边牧户统一编号,设立“蒙古包哨所”,每月为其发放500元的误工补贴,明确每周电话通报1次边情,重大情况及时报告。“蒙古包哨所”揭牌那天,宝勒德握着军分区李德海司令员的手兴奋地说:“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和边防连队共同守卫着边境安宁稳定,今后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去年11月23日,银根地区少见的下起了鹅毛大雪,半天工夫,积雪已有半尺多厚。巡逻组突然发现可疑车轮印迹,雪越下越大,车辆行驶十分困难,再加上进入大漠纵深,无明显道路通行,连长孙文政果断决定由乘驼巡逻分队从侧面包抄。“那一片我熟悉,我给你们带路!”正在附近放牧的宝勒德向连长主动请缨。5个多小时过去了,官兵和军驼都疲惫到了极点,寒冷和饥饿也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忽然,宝勒德惊喜地叫道:“他们在那儿,他们在那儿,车辆已经趴窝了!”大家精神大振,扬鞭赶去,一举将企图偷渡的3名可疑人员抓获。原来,宝勒德是按照大漠中寻找骆驼踪迹的方法找到了已被风雪掩埋的车辆印迹。

今年,军分区政委王永华再一次来到宝勒德家中,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优秀民兵,保护边境生态您可要当好领头羊,做好榜样啊!”王政委拍着宝勒德的肩膀说。宝勒德不无遗憾地谈起过去的行为,“以前我总觉得红柳根烤的羊腿香,梭梭柴温的奶酒醇,可谁知烧掉的竟是自己赖以生存的草场啊……”宝勒德推开窗户,指着自己家后山的生态工程介绍说,这几年,他在连队官兵的帮助下种了梭梭、沙枣、苁蓉、锁阳等沙生耐旱植物。现在党的政策好,仅种植一项全年就能收入5-6万元,加上自家圈养的羊群、骆驼,一年下来就有十几万元进账。

“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民兵,每次到连队就有回家的感觉。”阿拉腾桑对此很自豪。阿拉腾桑是吉满的侄孙,是银根苏木(镇)的文化专干。他这次来连队除了与戍边官兵联编联勤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为边防连队编排一支蒙古族群舞,活跃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音乐响起,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响彻戈壁大漠,戍边官兵与民兵一起抖肩振臂的雄壮阵势,将窗外呼啸的沙暴都驱赶得无踪影了。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