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诗意中国:凌镰荷田归 越蝶作青远

  

 

文/王建中

收 刈

满目黄云晓露唏,腰镰获稻喜晴晖。

儿童处处收遗穗,村舍家家荷担归。

——康熙

村庄是一垛垛青草的聚集,而炊烟则是房屋升起的云朵,青柴化尽,一缕幽香弥散开来,田园就饱满了。柴门打开时,浓烈的阳光骤然聚拢过来,田土的清香,以不可阻挡之势弥漫开来,袭人欲醉。秋天已走到了最清亮的阳光下,清气升上来。秋水为镜,大地上清荣峻茂,白云铺展开辽阔的天空。辽远的天际下,人影绰绰。稻穗攥在手里时,久积的阳光,香生镰刃。一卷卷清香袭上来,田垄上到处都是弓腰折背的农人,泥土渐渐显露出来,大地正脱去金色的衣裳。鸟儿飞过刚刚收割的田塘,挤满稻穗黍稷的田头,马嘶秋诉,万里晴空。秋气分明,全不见一丝鸟语。农人们肩扛背捋,场上蜂拥着秋实。绣女也纷纷走出屋舍,蚕妇蚕女忙里偷闲也到场上添手来了。乡村里看不到一个闲人,猪、羊、犬、鸡也不知哪里去了,似乎听不到它们一声的鸣叫。只有挑稻送穗的农人,风一样掠过,把一村旷远搅乱了。堆在屋檐下时,甘霖未尽,蜂盈蝶舞,萦绕不绝。稚儿争先恐后地拾取稻穗时,惊飞了一地鸦雀,斜阳暖暖地照过来,黄昏来临时,金色的大地长路萦回,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千里相庆,万里同贺。

祀 谢

劳劳拜簇祭神桑,喜得丝成愿已偿。

自是西陵功德盛,万年衣被泽无疆。

——康熙

烟绵秋黄,肃园森爽。年年至日,乡野同祀,天涯乡俗,春风汉制,便是老翁也要杖藜霜后,鸣五朝而散紫宸,丝毫不能怠慢。田碓能舂水,月出闲钟,野炉风爇,漫漫青云,白露月光,草树正是飞霜之时。花月楼台,家家烹香煮哙 ,户户杀鸡宰羊,烹鸭炙兔,酒在夜里就筛好了。一早起来,穿上了干净的鞋袜,整理好衣冠,净过手后,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走出家门,像过年一样,款款而行。田畴上,巷陌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家。人们彼此寒暄,叙说着年景的丰歉,憧憬是发自心底的,每一句笑语都带着心底的祝福。晴空下,沃野平畴,市井喧哗,谢祀的人们脸上挂着浴佛时的虔诚,互道祝福,连平日里少言纳语的乡人也滔滔不绝起来。丰衣足食,既是上天的赐予,也是劳动的回馈。一年里斫土剡地,羁危束灾,亲与骨肉,情堪手足。泽则惠及江山社稷,润则顾及万民生计。事关休戚,情堪春风,每家每户都备足了祀品,最好的熟丝也被拿了出来。焚香敬献到贡桌上后,深深地叩首,当庭祭酒,依然长跪不起,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心下默默祈福。慢慢回味,缓缓走开去。

不是只有简单才是诗意的本质,繁复也可以诗意昂然。而最安静的诗意则一定来源于朴素。朴素是一种清越的灵魂的回声。诗意的生活不一定是简单的,但一定是朴素的。朴素的、清新的、恬淡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诗意勃发的放达之态。中国古代诗人曾经描绘过许多悠远宁静的生活,这些历史上的诗意生活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诗教不是简单的文化教育,而是一种普及于时间与空间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古代中国人将诗意中国提升到了一种语言制度之后,诗意就不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精神追求了。诗意已经成为社会理想的一个哲学部分。特别是诗意与秩序、逻辑建立关系后,哲学意义便开始逐渐成为诗意生活的阶梯。农耕生活之所以具有诗意品质,除了农耕生活本身的诗意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文明所具备的精神特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桃花源便是农耕文明世间生活的典型追求与体现。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