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老两口年龄相加155岁 义务修路9年无论寒暑

 

1

2016年4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在铁西区滑翔四小区内,居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老伴儿的陪伴下,步履蹒跚地推着轮椅在小区内来回走动,轮椅上摆放的不是松软的坐垫,而是砖头、沙子、水泥和铁锹等各种工具。这两位老人年龄相加达到155岁,而且一个身患残疾,另一个患有小脑萎缩,老两口默默地守护着3000户居民的出行路,九年来,无论寒冬酷暑,义务修补小区内的破损路面。

 

2

拄着拐杖的老汉叫李子季,今年80岁,他是市无线电一厂退休工人、市劳动模范。因为工伤,李子季落下了四级伤残,后来股骨头又做了两次手术,导致两条腿粗细不均、长短不一。为了行走方便,一只鞋的鞋底下垫着4厘米厚的胶皮。而正是这位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的老人,却和老伴儿做了让人肃然起敬的事儿。

 

3

作为开放式小区,滑翔四小区内车流密集,九年前李子季看到小区内的路面有很多损坏的地方,车辆在经过大大小小的坑洼时颠簸得厉害。他决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带上铁锹,从附近路边有土的地方铲土覆盖在上面,再用铁锹拍平。此后,他竟然把修补路面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一干就是九年。

 

4

为了将路面修补得更平,李子季自费购买了锤子、锹、镐等工具,还买了沙子、水泥、砖头等材料,并将自己的旧轮椅改成小推车。为了节约成本,他还在小区内收集材料,发现谁家装修房子剩下沙子、水泥,他就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一点点运到自己家门口。时间一长,居民都主动把家里用剩的水泥、沙子送到他家。“路平了,大家走路、开车都方便了。我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不善言辞的李子季说的话并不多,却句句透露着朴实与真诚。

 

5

不知不觉中,修补小区内的破损路面成了李子季的习惯,上午九点就出门,有时最晚要干到晚上八点多。李子季的老伴儿苟淑清今年已经75岁,虽然患有小脑萎缩,但由于担心老伴儿修路时发生意外,每次都全程陪同老伴儿修路,一方面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时刻叮嘱老伴儿注意过往车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是太好,儿女们也都劝他别干了,但老头儿太倔,谁的话都不听,既然这样,那我就陪着他干,能陪一天是一天。”苟淑清说。

 

6

在义务修路的过程中,李子季也常听到有人说:“大爷,你这么大岁数了,腿脚又不好,照顾自己都挺困难,何必遭这个罪,受这个累?哪里坏了不是有社区吗?”李子季笑着说:“别人爱说啥就说啥,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我做这些也不要求什么回报,就想为美化社区环境做点事儿。”“为了大家的路好走,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只要还需要,就会一直把这路修补下去。”李子季用拐棍指着地上修好的路说,这是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7

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李子季义务修路感动了小区内的不少居民。

 

8

滑翔西社区书记李跃说,两位老人是社区的“宝”,他们走得没有别人快,但他们的无私奉献,却没有多少人能追上。图为两位老人的事迹登上了报纸。

 

9

9

因为工伤,李子季落下了四级伤残,后来股骨头又做了两次手术,导致两条腿粗细不均、长短不一。为了行走方便,一只鞋的鞋底下垫着4厘米厚的胶皮。而正是这位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的老人,却和老伴儿做了让人肃然起敬的事儿。

 

10

这两位老人年龄相加达到155岁,而且一个身患残疾,另一个患有小脑萎缩,老两口默默地守护着3000户居民的出行路,九年来,无论寒冬酷暑,义务修补小区内的破损路面。

[责任编辑:郭正杰]